台北塔羅牌|森野秘境- 塔羅牌占卜教學網
塔羅牌隱居於都市叢林當中,塔羅牌傾聽著各種不同的心聲。塔羅牌了解每個人、塔羅牌了解每個靈魂都有不同的個性與面貌,塔羅牌幫你了解自己的故事發展、塔羅牌幫你了解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寫讀人生的這段文章。塔羅牌會讓你更能夠看清楚故事的背景與轉折。

目前分類:心靈療癒占卜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火系占卜師】你是什麼型的占卜師v.s.我是什麼需求的問卜者

 

鑑於占卜在台灣越來越盛行,每個人在生命交叉口總會有迷惘的時候,無論你是占卜師還是問卜者,什麼型的占卜師會讓你一次就黏住了?又是什麼型的占卜師讓你心灰意冷呢?

占卜師類型百百種,在專業之餘又該怎麼讓問卜者找對人掛對號,來達到有效的占卜呢?

 


今天來介紹的占卜師偏向速戰速決型(也可以說是直覺型),如果用元素來形容的話,可能適用火元素來代稱。為什麼會說是速戰速決型呢?

原因很簡單,通常這類型占卜師不愛主流(自己就是主流)而且個性鮮明,說占就占說不占就不占。時下最夯的療癒型占卜、諮商型占卜都不適合套用於火元素型占卜師身上;這類占卜師容易成為關注焦點,占卜氣勢能吸引周圍人旁聽,也能引領話題帶風向,特別是有自己一套聽了讓人淺顯易懂的見解。

 


以塔羅諮詢為起點|塔羅占卜可以幫助我什麼?

前往相關文章


不見得需要把問題全然攤開來暴露在外,火系占卜師就能直接抓住問題核心開占,甚至熟練者只用聊天的方式就能解決問題。

 

在穿著上,火系占卜師的特色也很清楚明白,可能是大濃妝、煙燻妝、全黑打扮、cosplay等等,也可能是講話特別大聲或粗曠有震撼力,或是在講解時候特別畫上重點省略細節,節省猶豫的時間直搗黃龍不囉嗦,也不會等你坐椅子坐好坐滿就占卜完畢。

這類型占卜師對應或合得來的問卜者類型,大概會是對生活一成不變感到匱乏,想找尋對事物的熱愛,並重燃起對生命的價值與渴望。

 

 


火系占卜師─直說直覺型

 

前往相關文章

水系占卜師─療癒傾聽型

 

前往相關文章

風系占卜師─解決問題型

 

前往相關文章

土系占卜師─務實穩定型

 

前往相關文章

靈系占卜師─通靈通你型

 

前往相關文章

 

  • 文章部份資訊取自於-
  • Mu Shuang

https://is.gd/YZXRDi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要當個受害者真的很辛苦。不管是什麼事件引起的傷害──被施以肢體暴力也好,被排擠也好,鉤心鬥角也好,被出賣被拋棄也好,受害者似乎總有做不完的事。

 


事情發生往往是突然的,措手不及的,受害者可能從頭到尾都不清楚發生什麼事情,傷害已經結束。 旁觀者通常來不及反應──即使來得及,也未必會幫你做什麼。 然後呢,你得慢慢自己去回想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當你弄清楚狀況之後,已經是好幾個小時以後的事情了。 起初,你會不敢置信,為什麼人心會這麼險惡;然後,你會反而懷疑起自己──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隨著你的努力,各種證據慢慢被你找出來,所有跡象都顯示你是真的受到了傷害。 這時候,你想告訴家人或朋友,但是他們卻只能空言安慰。

熱心一點的,整天打電話問候你,彷彿在監視你的生活,倘若你稍有難過之意,對方就慌成一團,必須逼問到你是平平安安的才肯放心;更悲慘的,是你知道對方是好意,所以你還不能怪他,還得陪著笑臉,裝作沒事,騙過對方才行。 雞婆一點的,就拚命出主意,叫你做這個,作那個,彷彿你不這麼作,你就會去自殺似的。

  • 你要是不聽,對方說不定還會生氣,怪你都不愛惜自己。

緊張一點的,不但不安慰你,還會反過來責備你的不是,怪你不應該信人太過,怪你不應該太過招搖,怪你不應該穿得太漂亮,怪你不懂得愛惜自己。對於你,什麼都能怪,就是不會去怪那加害者──彷彿你是背後主謀似的。

另外,還會出現一種人,一見到你,就只會講三句話:「看開點」、「不要想太多」、「不要難過」。

他們說話的模樣彷彿拿你當聖人般,要你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還要你處處替別人想,替加害者著想,了解那壞蛋的「苦衷」。最後還會告訴你:只有寬恕對方,才能解決你的痛苦。鑽牛角尖,只是傷害自己而已。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 你不斷的想,甚至會自責,時而生氣、時而悲傷、時而難過。 你徹夜失眠,也無心工作。 別人聽煩了你的悲傷,有些時候還會反而責怪你走不出來,說你EQ太差,說你心胸狹隘,所以才會越陷越深,害你也不敢去找別人談。

有些人會去找一些勵志的書,然後越看越沒力──書中所講的,都是那麼的簡單與美好,但等書一合起來,一切又掉回到現實世界。 有些人去看精神科,然後轉眼間,連話都還沒講清楚,就診斷為憂鬱症,隨即被趕出診間,拿了藥,似乎不回家還不行。

有的人去找心理治療師。但偏偏心理治療師一定要把問題拉回到過去,認定是你早期的問題所導致的,說的頭頭是道,連你也很認同,但是一回到家,難過的情緒就是不會好。


倘若你曾經或現在就是這麼一位倒楣的受害者。你有沒有想過:

  • 受傷害的人是你,為什麼是你要去接受治療?
  • 為什麼吃藥的人應該是你?
  • 為什麼要把過去隱私掏出來的人是你?
  • 為什麼是你要去學習什麼「與疾病共存」?
  • 為什麼「應該怎樣怎樣的人」是你?
  • 為什麼是你要去寬恕對方?
  • 為什麼「要走出來的人」是你?
  • 那加害者呢?
  • 加害者不必負擔任何責任嗎?

 


只能說:

在台灣,當一個受害者真是辛苦,無窮的學習放在眼前,他得無時不刻逼自己不要去想,逼自己接受治療,逼自己接受悲傷,逼自己當一個病人,逼自己認同傷害事件,逼自己同理──甚至同情加害者。

你還得當一個聖人,不怕背拚、不怕傷害、處處寬容、與世無爭、要不然,你就是一個不及格的受害者。

可以想想:我們的這個環境,為什麼這麼吝於給予受害者一些悲傷與憤怒的權利?

為什麼,你這麼無法忍受受害者那「人性的反應」,卻迫不及待地想要受害者「好起來」──就像刀子都還沒拔出來前就把傷口給包紮妥當?

 

 

  • 文章取自於-
  • https://inbound.tw/writer/article/read/11812

 

https://is.gd/SRNcMz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反應有時還比自己意識到的更接近「他們」的反應。

文|Heidi Maibom(辛辛納提大學哲學系教授)

 


[/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精神病態者(Psychopath),這個字眼讓人聯想到冷血殺人魔,或是極度聰明但冷酷無情的自我主義者,像是1970年代惡名昭彰的泰德‧邦迪(Ted Bundy)和電影《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裡的漢尼拔。在大眾想像中,精神病態者彷彿邪惡的化身;對研究者來說他們生病但並非邪惡,同時還是大腦失序的受害者。那到底什麼是精神病態,這些人又出了什麼問題?

根據加拿大犯罪心理學家羅伯特‧海爾(Robert Hare)發明的「海爾病態人格檢測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於1970年代首次提出,後來持續修訂並被廣泛運用在醫療診斷)顯示,精神病態者自私、能言善道且不負責任。他們的衝動控制能力較差,從年輕就表現反社會人格,而且缺乏同理心、罪惡感與自省能力。他們可能會偷竊、說謊、欺騙、不尊重他人和社會規範與法律。在某些案例中,甚至會虐待手無寸鐵的動物,襲擊他人或試圖殺死兄弟姐妹和父母。就算他們被抓到,也不認為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是怪罪他人、教育或「體制」。

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美國有超過90%的男性精神病態者關在監獄裡、假釋中或以其他形式涉及到刑事司法體系。精神病態者被認為佔了總人口的1%左右,這個數字震驚。由於他們與犯罪密切關聯,導致精神病態過去又被稱為「悖德精神病」。

這些對精神病態者的描繪主導了一般人與研究者的想法,人們認為精神病態者有病、精神錯亂、缺乏道德良知。換句話說,他們根本不像你我。但這種觀點是錯的,精神病態者並沒有完全缺乏主要能力,而且缺陷通常很小並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或許「我們」的反應有時還比自己意識到的更接近「他們」的反應。我們與精神病態者一樣,都能調整自己的同理心程度,儘管我們推崇同理心,但仔細觀察這種情感會發現,它其實更接近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不是什麼「溫暖且模糊」的同類情感。

 

  • 精神病態者似乎不擅長整合做出正確選擇的所有因素,導致他們的動機經常顯得很薄弱。

在探討精神病態的議題時,研究者通常會提出兩個相互對立的道德理論。理性主義者認為,判斷是非對錯是理性的問題,而不是感覺的問題。但情感主義者認為,把精神病態者解讀成毫無理性完全錯誤,因為他們跟你我一樣擁有邏輯,而且他們通常比我們聰明,才會被描繪成欺騙專家。他們具有理性,但也有能力做出不道德的行為,表明道德敏感性不是只建立在理性基礎上。

但是,假如精神病態者如此聰明,為何他們還是會被司法體制抓到?在《沒有良知的人》(Without Conscience)一書中,海爾舉了一個例子:一名在病態人格檢測表得分很高的男子前往派對途中決定去買啤酒,但發現自己忘記帶錢包,於是順手搶劫了附近的加油站,並用厚重的木塊砸傷了店員。

因此,精神病態者並不是無法清晰思考的「非理性」,而是做出的行為非理性,掙扎於哲學家所說的「行動的理由」(reasons for action)之中。「行動的理由」是人們做出行動決定的基本考量因素,比如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否能滿足目的,而且不會與其他目的產生衝突。因此,雖然用棍棒襲擊店員確實能達到「為派對買酒」的目的,但顯然這與「不要被抓進監獄」這個目標衝突。精神病態者似乎不擅長整合做出正確選擇的所有因素,導致他們的動機經常顯得很薄弱。

心理學證據證明,精神病態者在推理方面有所缺陷,這影響了他們做決定的方式。他們通常只專注於手邊的任務(不管那是什麼),而忽略掉相關的環境背景資訊——當環境背景沒有影響時,他們能夠表現得很好。其他研究發現,精神病態者在改變反應方面也有缺陷:當過去能得到獎勵的行為,現在變成會被懲罰時(反之亦然),他們很難適應與調整這種改變。同樣地,海爾發現當他們要求精神病態者在迷宮找尋出口時,他們會固執地堅持最初的策略,即使受到痛苦的電擊懲罰也在所不惜。但大多數人會選擇改變策略,找尋其他方法來解決問題,而精神病態者通常不會這樣做。[

  • 同理心激勵我們善待他人,形成對他人的道德尊重基礎。

這些發現支持了理性主義的觀點,即精神病態者的不道德行為歸因於某種程度上無法做出最正確的推理。但你可能也注意到在相同情況下,精神病態者不會像普通人那樣經常擁有恐懼的情緒,這又將我們拉回到情感主義的另一方,這派學者通常更聚焦在同理心。

除了部分學者持否定態度,同理心通常在理論家和研究學者中受到高度重視。部分原因是它非常符合第二個主要道德理論「情感主義」的觀點,情感主義者認為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建立在「感受他人感受」的傾向。因為我們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我們知道這些痛苦有多糟。由於這些共同感覺,我們會關心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儘管這些事通常不直接影響我們。

這個主張最好的證據是同理關注(empathic concern)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從事相關研究的心理學家主張,同理關注在社交能力和道德理解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丹‧巴特森(Dan Batson)認為,同理關注是對需要幫助的人發出一種溫暖、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感受,並導致做出真正的利他行為。同理心激勵我們善待他人,形成對他人的道德尊重基礎。精神病態者的情況似乎證明了這些觀點,因為他們明顯缺乏道德感與同理心。

然而,精神病態者在同理心測驗中表現卻出奇地好,考量到這些測驗通常是以自我陳述為主,大部分的精神病態者又擅長說謊,這個結果並沒有那麼意外。而精神病態者在測試生理和大腦反應的實驗中也產生了有趣的結果,例如能反映個體情緒狀態的「膚電反應」測試,當個體應對壓力、恐懼或憤怒而流汗時,皮膚瞬間能更佳地輸送電流。正如我們所料,當精神病態者看見人們痛苦的照片時,他們的膚電反應比一般人表現得還差。但在衡量驚嚇反應的測試顯示:如果給一般人觀看具有威脅性的圖片,他們在聽到巨大聲響時更容易受到驚嚇,而精神病態者在面對直接威脅時(例如鯊魚張大嘴的圖片)也做出一般人的反應,只是他們不會對社會威脅(例如痛苦或難過的人)做出反應。一般人對兩者都會產生反應。

神經科學家也研究精神病態者的移情反應。在典型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中,在與對照組相同的刺激程度下,同理心相關的大腦區域在精神病態者身上並沒有啟動。但是,當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哈瑪‧梅菲特(Harma Meffert)明確指示他們用手去撫摸「感受」時,研究人員發現,精神病態可以做出正常的反應。換句話說,當被明確告知需要同情他人時,精神病態者是能夠做到的。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學家讓‧德賽迪(Jean Decety)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他向精神病態者展示痛苦情境下的肢體照片(例如一隻手卡在車門),並要他們想像「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和「這件事發生在別人身上」。當精神病態者想像自己發生這種痛苦的事情時,他們的大腦表現出非常接近典型的移情反應;但當他們想像這發生在別人身上時,與移情相關的大腦區域幾乎沒有啟動。

  • 人們會依據懲罰、習慣或獎勵任意調整自己的同理心程度。因此,精神病態者只是對痛苦的人減緩自己的同理心反應,但並非天生對此無感。

如果精神病態者有同理心缺陷,那會是讓人非常困惑的問題。另一種測量大腦活動的方法進一步解釋了這個問題,針對精神病態者的腦電圖研究結果表明,他們看到痛苦的人最初的大腦反應基本上很完整,也產生了心理學家所稱的「朝向反射」,即注意力轉向刺激物的行為。無論是精神病態者還是非精神病態者,他們都完全無意識的產生這種即時反應。但不同的是後續反應:一般人的防禦反應會持續增強,注意力也更集中在痛苦的人身上;但相反地,精神病態者的反應卻減弱,最後變得毫無反應。為什麼呢?

其他的同理心研究提供了線索。研究證明,當面對一群準備打針的人群時,醫生和精神病態者的反應一致。醫生完全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同情他人,但在必須對病患做出不舒適甚至痛苦的事情時,醫生早已習慣做這些事,並且抑制了正常的移情反應。

這個解釋符合同理心和獎勵之間的關係:人們會依據懲罰、習慣或獎勵任意調整自己的同理心程度。因此,或許我們應該用相同的方式看待同理心和精神病態,他們只是對痛苦的人減緩自己的同理心反應,但並非天生對此無感。

這些證據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精神病態,以及同理心在道德層面的作用。首先,認為精神病態者缺乏思考能力是錯的,他們既無法理解目的或目標的意義,也無法對此產生共鳴。我們可能要這麼說:精神病態者這方面的能力具有缺陷,但這些缺陷通常很微小,而且取決於環境背景。

在同理心方面,精神病態者並不是完全的異類——事實上,很多人會把他們描述為極具魅力和風度的人。就連頂尖的專家海爾也曾被一名精神病態者騙倒,他以為自己會拿到一筆車馬費支付旅費,但最後卻沒有拿到一毛錢。他在研討會上和這個人相談甚歡,而且中間從沒有懷疑整件事。更重要的是,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精神病態者能騙過專家,也能做出人們以為他們不會做的事情,因此又怎能說他們是麻木不仁的機器人。

我們通常說這些人擅長偽裝欺騙,但另一個更合理的解釋是同理心並不能被偽裝,只是精神病態者更擅長開啟和關閉自己的同理心反應。而我們學到的最後一個教訓是,當探討精神病態者的道德缺陷時,情感主義者或理性主義者的觀點都正確,因為研究證據皆支持這兩種理論。

 

  • 文章部份資訊取自於-
  • https://aeon.co/essays/you-have-more-in-common-with-a-psychopath-than-you-realise?fbclid=IwAR2hmoFDvjur5AHzXou0uxchauaTzyKCmlaqYbKdk_wyo20GsiM_uHXYxkI
  •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2808

 

https://is.gd/CiZftv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盧恩符文小知識

現代資訊發達的社會,使用Google或Yahoo,簡單的搜尋盧恩符文,就會跳出許多相關的關鍵字,像是盧恩符文意義、盧恩符文入門又或者是盧恩符文教學課程…五花八門的,這樣的資訊到底有沒有助於大家學習或認識盧恩符文呢? 在台灣想認識學習盧恩符文的朋友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盧恩符文的中文資訊、網路資料或相關書籍,相對比塔羅牌少了許多,並且所碰到的不理解與每個人說的怎麼都不太一樣? 那這時我們到底該聽誰的? 關於這點讓許多有心想要學習盧恩符文知識的朋友們,往往一開始就遇到了瓶頸卡住,對於資料感覺雜亂無比更難下手入門,因此這篇文章是想分享在學習盧恩符文上的一些小經驗與小知識給大家。  

 

什麼是北歐盧恩符文?

簡單的說明盧恩符文?

屬於哪個民族的文化?

盧恩符文到底有幾顆?

盧恩符文的使用用途?

那塔羅牌與盧恩關係?

那易經與盧恩的關係?

盧恩的相關中譯書籍?  

 

我們以簡單的方式,一同探討這些北歐盧恩符文的小知識吧!

 

 

什麼是北歐盧恩符文?

北歐盧恩符文,我們坊間大多簡單稱為Runes,關於Runes這一詞,可能源自於德文Raunen,意思為「耳語」或「秘密的耳語」,因其中文發音的緣故,直譯為「如尼思」,而也有人稱之為「路尼字母」、「如尼思符文」,也因發展地區,有人稱之為「北歐字母」、「北歐盧恩」,然而坊間最常簡稱為「盧恩」或「盧恩符文」。

偶爾會有朋友翻閱書籍,看到書中寫著【盧恩符文】的資訊,閱讀時會納悶的想著

這怎麼跟我認識的北歐盧恩符文差這麼多,外型長得不一樣、意思也都不一樣,是我認錯了?還是這作者亂寫?這樣瞎掰也能出書?

關於這點Kiwi要特別為這些作者、譯者們澄清,這部分還真不是他們瞎掰亂寫的。而是大家叫習慣了「盧恩符文」,認為這個詞就直指向了「北歐盧恩符文」,但這點其實不完全正確。 目前坊間常用的「24顆符文」或「24顆符文加上1顆空白石」 如果要以正確的方式來稱呼,可以稱之為—Elder Futhark Runes


【台北|塔羅占卜】KIWI老師總是很耐心的解惑各個問題前往課程介紹


雖然坊間是以「盧恩」或「盧恩符文」進行稱呼,大家如果有空閒時間,可以嘗試將Runes一詞放在Google翻譯上進行翻譯,會發現翻譯結果其實是「符文」,因此坊間使用「Runes」一詞,算是一種簡稱的方式,但世界上仍然還有有很多帶有隱晦、特殊涵義的符文,我們其實都可以稱之為「Runes」的。 所以下次如果再看到書籍中,寫著盧恩符文介紹,但卻畫著靈氣符號、埃及符號、歐甘樹文、天使符文…等等,心中別想著「這些出版社怎麼又開始瞎掰了…」,要記得不是他們瞎掰反而是我們誤會了。

 

簡單的說明盧恩符文?

北歐盧恩符文或者北歐盧恩字母,存在數千年之久,起源於歐洲地區,特別在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通用,至今發現最早的盧恩刻文定期於公元二世紀左右,隨後因基督教盛行傳入歐洲北部,盧恩字母逐漸被拉丁字母取而代之,是一類已滅絕的子母。 簡單的說明,北歐盧恩符文(字母)起源於歐洲地區,主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通用的一種語言體系。但在歷史演變過程,曾被拉丁字母取而代之,屬一類已滅絕的字母。因逐漸被拉丁字母取代,導致盧恩字母產生消失滅絕的問題。當人們再次注視到盧恩符文的時候,早以產生了文化上的斷層,因此即便找尋到了相關的文獻資料,也僅僅只能透過考古回推的角度,去瞭解認識盧恩字母,因此盧恩字母屬於已滅絕的一類字母。 所以沒有任何老師可以說,「自己的盧恩符文最為正統 

 

屬於哪個民族的文化?

是日耳曼民族,曾因民族大遷徙使日耳曼人各自生活,讓他們與其他不同文化的民族混合,分別成為了我們目前現代社會所認知的挪威人、瑞典人、冰島人、丹麥人、英格蘭人、荷蘭人、德意志人、奧地利人等。

 

盧恩符文到底有幾顆?

在歷史中盧恩字母,因不同地區文化發展、不同民族相互結合,進而演變出許多種盧恩字母體系。 那麼其中最為著名的三種盧恩字母,分別為「Elder Futhark」、「Anglo Saxon Futhorc」、「Younger Futhark」。 在不同種的盧恩字母,整組的字母總數是不同的,包含連外型也都不同。所以在一開始認識盧恩符文的過程,有時候會覺得,奇怪怎麼這個資料跟另一個資料,符文外型怎麼很接近,但是就是看的出來不同,不然就是奇怪這組符文怎麼24顆,另一組怎麼33顆,諸如此類的問題。

 

盧恩符文的使用用途?

北歐盧恩符文不單單只是在占卜上有所運用,其更多是用於祝福、祈福、開運、護身符或魔法儀式的用途,當然也包含了書寫的使用。但盧恩符文在國內本身廣泛度其實並不高,多數主要運用於占卜與護身符使用,兩者以外的像是魔法儀式或特殊於用途的運用較為少見。

於占卜使用用途上,我個人建議盧恩符文可以單獨使用,當然對應牌陣啊、使用其他技術輔佐運用…這類使用無妨。但如果是特別結合其他系統變化使用,可能就不太適合。因盧恩符文屬於獨立存在的系統,他並不去對應卡巴拉、生命靈數…等,相對這些系統設計過程也不見得有參考過盧恩符文,因此我不推薦將盧恩符文與其他體系結合運用。

因兩者文化不同,概念上有點像是,沒有人會去教會幫耶穌上香。


北歐盧恩符文-課程大綱前往課程介紹


當然倘若今天某個命理系統、占卜牌卡,在設計過程有將盧恩符文列入設計考量中,我可能會覺得可以嘗試結合使用吧。

(共同使用、相互輔佐運用不等同「結合運用」)

 

那塔羅牌與盧恩關係?

塔羅牌與盧恩符文,同樣為西方神秘學相當重要的代表項目,但在大家認識、熟悉度上面,塔羅牌不多自然說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盧恩卻相對陌生了許多。 那麼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呢? 實際上這塔羅牌與北歐盧恩符文,其實兩者在組織與系統架構上是沒有關聯性的。很多朋友們常常會猜測甚至直接認定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但兩者的發展時間、起源均不太一樣,因此很難認定兩者之間有所關聯,至少Kiwi認為塔羅牌與盧恩符文,兩者應該是獨立開來,彼此相互不影響也沒有關聯的兩個獨立系統。

 

那易經與盧恩的關係?

易經與盧恩符文,翻閱過往有關盧恩符文的資訊中,會發現曾有作者將北歐盧恩符文認為是西洋版的易經,這是為什麼呢? 我個人猜測,是因易經與盧恩符文,兩者在系統內都有出現對應節氣的類似訊息,才會稱北歐盧恩符文為西洋版易經。雖然如此,但實際上易經與盧恩符文仍然屬於不同系統,相對自然也無法將其結合融於一體使用。

 

盧恩的相關中譯書籍?

關於盧恩符文的相關書籍,坊間中文的盧恩書籍不多,然而在不多的情況下還有著許多中文盧恩符文相關書籍,都屬於已經絕版不再印刷,導致即使有心學習符文的朋友們,想學習也難以閱讀到相關中文書籍,因此會建議有心決定自學盧恩符文的朋友們,在可以的狀況下可以考慮參考原文書籍,會比找尋中譯書籍閱讀來的適合。

 

https://is.gd/GzznfP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師指出,報復性熬夜是一種補償心理,是現代人對高壓生活的無聲抗議

「報復性熬夜」是我們剛造的一個新詞。很多人白天工作太多太忙,時間都被別人占去,晚上就不想睡覺,這就是「報復性熬夜」。

對「報復性熬夜」的人來說,這是一天當中最後一道儀式感,是無比珍貴的心靈港灣——在夜晚這個屬於自己支配的時間,或者宵夜配個小酒,或者遊戲打到手酸,或者追劇補漫畫...哪怕明明睏得厲害,也得聽兩段郭德綱,刷刷抖音,熬到兩三點睡覺才踏實。

你說熬夜傷身體,誰不知道呢。大家也清楚,熬完夜迎接自己的是第二天更嚴重的疲憊困倦,以及皮膚老化、黑眼圈... 但奇怪的是,明明什麽都懂,我們依然樂此不疲的報復性熬夜。

這是為什麽?

「報復性熬夜」的爽感,其實來自一種補償心理,屬於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

按照個體心理學開創者阿德勒的說法:當人們因生理或心理問題感到受挫,便會不自覺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領域)來彌補這種缺憾,緩解焦慮,減輕內心不安。 當我們總要花費大量時間用於工作、處理和別人的關係、甚至處理戀愛矛盾時,留給自己一個人的時間便少得可憐——說白了,也就只剩晚上僅有的幾個小時

為了「補償」,我們便容易瘋狂熬夜,希望通過熬夜彌補這一天的遺憾,對生活表達一種無聲的反抗或不滿。

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尋求「補償」自然是有好處的:它能成為維持心理平衡的內在動力。 但補償也分不同類型:消極性補償,例如事業失敗卻通過家暴獲得成就感;積極性補償,例如通過努力學習提升氣質克服容貌的不足;過度補償,例如為了奪回失去的時間加倍熬夜。

「過度補償」往往無法給人真實情景的安慰。

我們會越來越懼怕第二天的到來,等到第二天如約而至時,自己也沒力氣承擔熬夜的各種後果,第二天晚上,只能繼續通過報復性熬夜尋求心理的補償。 長此以往,還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後移綜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Disorder,簡稱DSPD)」,一種慢性睡眠紊亂。 要擺脫報復性熬夜的狀態,也不難,我們給你出幾招,主要幫你避免「過度補償」的心態。

1. 點一頓奢侈的下午茶

人都會希望能管理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行為,也就是「自我控制」。當我們抵禦誘惑、克制某種沖動的時候,就是自我控制力在起作用。 而一旦自我控制過於苛刻,反而會導致我們更期待補償。

相關理論認為:每個人自我控制的時候都需要消耗自身的「自我控制資源」,一定時間內,這些資源是有限的,資源愈充足,自我控制任務表現便愈好。

如果一個人在白天就耗光了所有自我控制資源,晚上就會「失控」——你會默許自己做任何事當做補償,這時, 再想控制自己不熬夜就很難了。 所以,不如試著在一些小事上適當放縱,留下更多資源留給晚上的「熬夜心理戰」。 當然,如果你自控力差到極致的話...這方法恐怕對你無效...

2. 偷偷做點公司(學校)不允許的事

「被控制感」會直接影響幸福感,當人感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會非常消極,尋求補償的衝動也更強烈。

一項針對養老院的研究發現:同樣一批病人,那些被允許自己移動床和擺放花草的老人,比那些事事都被照顧的老人,活的更久更健康。

回憶一下小時候,上課悄悄吃零食、下課偷偷抄作業,是不是都會給你巨大的滿足感?這是因為你覺得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所以,主動做一些事,哪怕悄悄做點公司禁止的事,減輕自己的無力感,也許到晚上去「補償」的動力就沒那麽大了。

3. 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比如蹲個半小時廁所

心理學講,獨處是一種能夠容納不同情緒體驗的開放性狀態, 對個體有積極的意義。 每個人都需要一段「與外界沒有互動,或者在意識上與他人分離,能夠自由選擇個人身心活動的狀態」,白天得不到,晚上就通過熬夜來補償。 所以,不妨忙裏偷閒,給自己一小段時間徹底放空,比如去廁所蹲半小時,都會讓你的情緒更加健康,減少進入「報復性熬夜」的頻率。

4. 提前兩小時,刷牙、洗臉、關燈、上床

研究人員發現,遛狗、洗漱對睡眠來說「有時似乎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他們建議,把這些事安排在晚上早些時候進行,這可能是讓你縮短熬夜時間的一種方法。 此外對睡眠來講,光線也非常重要。人之所以會感到倦意,是因為大腦中某個部位(松果腺)產生了褪黑激素(可以理解成催睡素),褪黑激素達到一定濃度以後又會有某種反饋回路使它停止分泌,這樣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生物節律

褪黑激素的分泌是受外部光線影響的,當我們盡早關燈,生理激素便會做出反應。

即使我們想「報復性熬夜」,生物節律也會控制你不會熬太久。 報復熬夜的人很多嗎?是的。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等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青年睡眠狀況白皮書》 數據顯示,25.1%的人「常常會不想結束這一天」。 所以,我們其實也清楚,不管說再多,習慣「報復性熬夜」的朋友,恐怕都很難改掉這習慣。 如果你讀完這篇文章,能讓自己少熬一兩次,我們也就滿足了。 少熬一次是一次嘛,對身體總歸是件好事。

  • 文章資訊取自於-
  • https://www.storm.mg/

https://is.gd/DumSlz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打擊別人的有利形象上,人類的想像力是沒有止境的。」

 

施虐者有一種明顯的需求,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加以批評;這樣可以讓他感覺自己「大權在握」:「如果別人沒有價值,就表示我一定比較好。」

 

-《冷暴力》

 


法國臨床精神學者瑪麗法蘭絲.伊里戈揚的著作《冷暴力》,原名其實沒有那麼華麗玄虛,《Le Harcèlement Moral》就是「精神虐待」的意思。指涉無需在物理上動手,靠著日復一日貶低、羞辱、嘲笑、排擠特定對象,所造成的心理創傷。

此生未曾經歷所謂冷暴力的幸運兒可能會問,什麼樣的人會受到精神虐待?這是一種特殊的「受害者體質」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精神虐待會發生在什麼場合?無論是親子關係、配偶關係、職場或學校,只要有權力上下分別可能的團體,都有機會產生精神虐待。

精神虐待其實是一種權力的展現,施虐者透過控制與摧毀受虐者的生活,滿足他們自戀的慾望。父母會虐待自己看不順眼的子女,尤其是子女比他們優秀太多時,更容易成為被虐的對象。典型的作法是嘲笑子女的身體特徵或者生活習慣,給他們取丟臉的綽號,抱怨子女不夠盡心,挑撥子女與其他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

比起容易識別跟介入的體罰,親子間的精神虐待更加難以杜絕。子女無法逃出這段受虐關係,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依然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另一方面則是施虐者總有兩面手法:他們不會鬆口承認你的好,但他們也不會讓你走。精神虐待的極致藝術,就是不斷指控對方歇斯底里、人格有問題、情緒有問題、懶惰不盡力、一無是處,但又偶爾略施小惠,讓對方自我懷疑是否真是自己的錯,直到受虐者徹底崩潰,變成施虐者口中的那種神經兮兮的瘋子,不受外界諒解為止。

為了打破這樣的迴圈,必須要有一個「知情見證者」,從較為客觀的角度觀察這段關係是否瀕臨虐待。如果不幸,始終沒有知情見證者介入,那麼親子之間的虐待是難以打破的。

配偶之間的精神虐待,則沒有那麼單純。有時候受虐與施虐的關係,正好就是這段戀情之所以建立的原因。要打造一段以精神虐待為基調的伴侶關係,只需要一個充滿愛心、喜歡自省的受虐者,加上一個沒有悔意的病態自戀者就可以了。自戀是人類常見的傾向,跟偏執狂有一點類似,自戀跟渴望權力的特質,容易使人產生羞辱、虐待他人的行為。正如伊里戈揚所說,「在打擊別人的有利形象上,人類的想像力是沒有止境的」。但問題是,什麼樣的狀況才會使偶發性的攻擊行為,升級為貨真價實的精神虐待?答案是在於悔意的有無。正常有良心的人,在傷害別人之後都會討厭自己或者感到後悔。但施虐者不會,他們反而洋洋得意,覺得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下。

親密關係中的被害者,確實具備某種特定傾向:譬如原本就具有憂鬱傾向的女性,容易尋求施虐者作為伴侶。她們對於痛苦相當敏感,而且很容易產生罪惡感,所以很適合當個受虐者。對痛苦和自我歸責的敏感可能來自於童年的創傷,不過諷刺的是,這樣的人其實同時又很有生命力,不容易被完全打倒。於是施虐者不斷從受虐者身上吸取生命力,直到對方完全被摧毀為止。

職場的精神虐待,則好發於那些盡責而且熱愛自己工作的人身上。而導致這樣的人遭到群體或者個人(包括上司與同僚)攻擊的原因,主要就是自戀而引發的妒意。伊里戈揚主張,在群體霸凌的狀況下,群體的意志本身已經獨立於施暴的個別個體之外,成為一種新的東西。不過,撇開這些精神分析詞彙不談,赤裸裸而無恥的嫉妒,依然是非常明顯的導火線。

施虐者一方面盡其可能地貶低受虐者,說他們沒有表面上看起來好、人很難相處、對團體有害無益,但另一方面內心卻羨慕嫉妒受虐者身上豐沛的才華跟能量,想要透過施虐佔為己有。但問題是,施虐者想要掠奪的,通常都是奪不走的特質,屬於受虐者人格的一部分。施虐者愈嘗試,就會愈認識到自己的空虛,而備加憤怒。

施虐與受虐關係有時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因為許多施虐者都自認為是受害者,譬如自己婚姻失敗而虐待子女的母親,經常變成滿嘴抱怨「子女不肖」的哀怨老人;自私自利的施虐情人,在關係破裂之後總會說出一段以他的視角為主的情傷故事,抱怨分手的對象有多薄情,藉以引誘下一個被虐者上鉤。事實上,他們從來無法從施虐行為中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人類本來就無法從長期持續且毫無道理的踐踏跟貶低他人中得到幸福。

就理論而言,我們應該學會辨識精神虐待關係,指認施虐者,支持受虐者果斷離開,然後讓施虐者在自己充滿自戀與匱乏的小世界裡孤獨地腐爛。但現實狀況卻是,只要活著一天,施虐者總是可以找到新的受虐者,甚至利用自己厚顏無恥的自戀特質,成名立萬坐上高位。仍然相信善良與自制的人們不應只是自求多福避免受虐,而更應該團結起來,透過體制的力量,讓精神虐待的惡行徹底受到唾棄與遏止。

  • 文章資訊取自於-
  •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005

https://is.gd/G2hM20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占卜、占卜、占卜

占卜到底是為了什麼?


從古至今,各個地區人們的文明進步的同時,占卜、宗教、靈性科學…等,也伴隨存在於生活當中,人們總將占卜的話題當作生活的娛樂性話題之一,那麼占卜到底是為了什麼?

占卜,也許對很多朋友而言是:

「是迷信的、不可靠的、是沒有自信的人所依賴的」

「是安慰的,用來安慰、關心許多人們受傷的內心」

「是神棍,為了哄騙你荷包時所用的一些基本話術」

「是江湖術士,依照你自己過的話給你點建議而已」

這些解釋占卜的角度,也許都是一種占卜存在的樣貌,也或許都不是。


生活中很多人只相信科學能夠解釋的事情,但是否所有事物都可以被科學所解釋呢?

這點我想大家對答案都會抱有著猶豫。

對於占卜我也不確定,究竟應該用科學還是民俗的角度去看待,又或許兩者都值得深入加以探討?

 

對於我而言的占卜,或許是一種迷信、或許是安慰與讓人安心的言語,也是一種門技術,但決不是一種話術

不論透過民俗角度或是心理學角度,對我來說占卜是讓人理解事物的真貌與進展,許多事情發展過程都是當局者迷,雖然常常聽到「我不是不了解」、「我心裡都明白」這種對話內容,但人們往往在下意識之中選擇了逃避、漠視這一切的真實問題,卻又心中希望找到一切的癥結點,好讓自己得到改善與解脫,這時就會面臨許多的不安狀態,可以給予建議與找到癥結點的人很多,占卜決不是唯一一種幫助,但不可否認會是其中一種方式。

說白話文的占卜,就是人們選擇的解讀事物的方式與角度。


 

許多人曾問過我「是不是很多找我占卜的人,都會在占卜前先述說他們的故事?」

其實大多數來占卜的人們,都是直接只表達他們想占卜的什麼,像是「我想知道我跟我男朋友未來感情狀況」,如此簡單的一句問題。

接著就完全由占卜師來發揮了,直到占卜基本解讀結束以後,才會有機會了解這個人的故事內容,所以當中不存在著什麼「用他的故事發展去推敲解讀未來」的話術。當然並不是所有占卜狀況,都會這樣照著流程劇本進行,也會有基本占卜解讀結束後無法深入了解,又或著更多的狀態產生,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完整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這些問題往往也都是人們心中最大的秘密。

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在基本占卜解讀之後,無論是淺談或深入探討問題,對於占卜師解讀判斷完整占卜訊息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幫助什麼? 幫助釐清,占卜師為問卜者所解讀判斷的訊息方向是否正確,避免曲解了占卜師解讀的占卜訊息,也許占卜師原本是指向A方向解讀,但是問卜者聽完訊息,卻認知成了B方向的事物,那當然就有所落差,需要進行溝通解決認知上的誤解,所以當然十分重要啊!

 


那麼未來的命運、占卜出來的結果,是否是可以改變的呢?

對於Kiwi而言未來是一種變數,是一種存在了既有的條件與因素但卻不穩定的實驗。

這個名為「未來」的實驗,雖然實驗內容很多都重覆,就像是每個人都會容易遇到的職涯規畫或情感問題,面對的問題其實有不少都是固定的,但卻因為人、時間、想法、心態…等,這些不穩定的因素而有不穩定的結果,所以這個「未來」對我而言,是不固定的、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註定的。

那麼人們藉由著占卜了解事情的真貌,進而改善其狀態,而達到了趨吉避凶,這是不是就是占卜的初衷呢?

對此,我想每位占卜師都會有不同的想法與答案吧。

 

https://is.gd/FSY1zS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塔羅牌看圖說故事

看圖說故事去解讀一個訊息,不論是在塔羅牌、神諭卡又或者是其它種類占卜當中很常見的一種方式,看似簡單但也不盡然,解讀的同時相對也考驗著占卜師的基本功,像是對使用的牌卡與占卜的方式熟悉度、思緒狀態的清晰度…等等。

當然這種占卜方式也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使用,就像是有人看到一幅畫可以有很多的感受,有些人則無法理解這幅畫的感覺一樣,但無論如何,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與大家探討,使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去面對塔羅牌解讀中,也許你無法察覺到的小細節。


 

常常會聽到很多人說:「學習塔羅牌? 書局挑本書看看,看牌卡圖像感受感覺去解讀就可以了。」

 

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偉特系列的塔羅牌,在於圖像表達概念上,讓許多不論是問卜者、占卜師都可以在占卜過程中,讓占卜訊息更加清晰的表達與理解。 倘若今天這些好理解的圖象概念被抽離時,那麼一切又會變的如何呢…?

由左至右介紹一下,分別為

  1. The Original Rider Waite Tarot」
  2. Aleister Crowley Thoth Tarot」
  3. Tarot de Marseille Grimaud first edition 1930

同樣皆為小阿爾各納牌組當中的土元素四號牌,讓我們來感受在「偉特」、「托特」、「馬賽」等不同派系的塔羅牌當中,各自的圖像的呈現方式。

 

【土元素四號牌,也可稱為金幣四號牌、五角星四號牌、圓盤四號牌…等等】


如何開始接觸學習塔羅牌|塔羅牌推薦|塔羅牌自學

前往相關文章


 

首先,我們分析這三張牌卡的『圖像內容』,接著,以『今日工作狀態建議』使用『圖像內容』解釋訊息:

 

 The Original Rider Waite Tarot

 

在這張牌卡的圖像中,一個人戴著一頂小皇冠坐在石椅上,背對著一座城市,在這個人的小皇冠上方頂著一枚五角星金幣、手中也環抱著一枚五角星金幣,同時腳下也踩著兩枚五角星金幣。

我們可能可以解讀判斷為,今日工作建議使用以往的固定方式處理事物,沉穩踏實的逐漸完成工作,保持一定的工作效率不要過度追求速度,穩定也會是不錯的一種方式。

 Aleister Crowley Thoth Tarot

 

在這張牌卡的圖像中,橘色的背景有著規律的線條佈置著,中間有著四方形組成的建築物、城池又或者是發電廠,如果有神秘學知識的朋友還可以發現,這座城池上面四個角落有不同的元素代表符號,橘色部份上下分別也有著不同的占星符號,在牌卡最下方還有著Power的英文單字。

我們可能可以解讀判斷為,今日工作建議將工作內容一切井然有序的提前規劃好,瞭解工作當中什麼部份的工作交由什麼部份負責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Tarot de Marseille Grimaud first edition 1930

 

在這張牌卡的圖像中,有著一面黃色印有著三個龐克符號的旗幟,旗幟上下方盛開出了花朵,最末端的可能是鬱金香,分別往兩側盛開的可能是鬱金香還搭配著類似羽毛的葉片,並帶著四枚金幣、圓盤又或者是杯墊。

我們可能無法解讀判斷訊息,因為無法透過這張牌卡當中的動作、圖形作為判斷解讀了。

【其實不是龐克符號,那是鳶尾花的符號】


偉特塔羅牌占卜教學課程前往課程介紹


在古典塔羅牌中的小阿爾各納,圖像呈現方式較於偏向Tarot de Marseille Grimaud first edition 1930的表達方式,應該有什麼元素、由幾個組成,這樣簡單的方式去陳述表達,以令不了解、沒有學習過神秘學知識的民眾,無法看到直接解讀、瞭解牌卡所帶來的訊息,這或許也是相對比較下,偉特系列塔羅牌會如此熱門成為主流塔羅牌的原因之一吧!?

在塔羅牌的世界當中五花八門,塔羅牌包括了許多不同的神秘學系統共同組成,在不同的塔羅牌或不同的塔羅牌系統中,牌義也盡然不同,有些因為時代演變而造就了不同、有些因為設計者本身構思不同而造就了不同,還有因為畫家作者概念不同而造就了不同,因此延伸出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塔羅牌,但這並不代表每種牌卡都被稱之為「Tarot」,牌卡的種類很多、名稱也很多,舉例「Oracle Cards」、「Dream Cards」、「Lenormand Cards」、「Rainbow Cards」…等等,所以不要看到占卜師使用牌卡提供服務時,就都把牌卡誤認為是塔羅牌囉!

 

https://is.gd/EQgBlQ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神分析是一門共鳴科學,並非所有精神疾患都是病,我覺得可以把它們理解為人內心的個性,去了解和接近每個人的個性產生共鳴的話,就可以把患者一盤散沙般的心,按順序整理好。(精神分析は共感の科学です。全すの精神疾患は病ではありません。心の個性だと 僕は思ってっいます。一人一人の個性に寄り添い、共感をすることができれば バラバラだった患者さんの心は 次第に まとまって来る。)」

由堺雅人主演的日劇《Dr.倫太郎》,講述一個有別於傳統精神科醫生,運用同理心關懷病患的精神科醫生的故事。

 


 

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名句:「請不要再努力了!(もう頑張らないでください!)」,在總是期許自己「好還要更好啊,我要繼續加油」的日本社會中投下震撼彈!

 

而這一句話背後所反應的事情,我覺得也是很常在生活中被使用,卻未曾被仔細思考過的道理

在生活中,當同儕家人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向我們抱怨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的跟他說「加油喔!」。但是,我想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在經歷很大的壓力之後,我們帶著疲乏、難過、絕望的心情,告訴朋友我們的苦處之後,朋友告訴了我們:「加油啦!你一定可以的!」,要是是我的話,這時候一定很想跟他巴下去。

為什麼呢?因為加油這一句話本身,有時候是會帶給聽者頗大的壓力的。

事實上,加油這句話的背後,傳遞了兩件事情:「你做得還不夠好,如果做更好就能夠成功了!」、「你的感覺是不重要的」。 事實上,當我們的同儕家人告訴我們他們的痛處時,其實需要的應該是被傾聽、被接納的感受,因為每一個情緒都是重要的,即使他們的認知和行為也許和你的價值觀不同,但是每個人背後的情緒都是重要的。

這個時候,比告訴對方要加油之外,更重要的應該是要給他們一個同理的感受。這個時候,告訴對方「我可以了解你的難處」、「我覺得得你真的很了不起耶」、「如果是我是你的話,肯定也會很難過的」,能夠「認同」與「尊重」對方感受的話,比起一味的要對方再更努力,更能夠讓對方重新獲得力量。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我們長期處於壓力情境下,我們對於事情的認知能力會變得很狹隘,因為我們會處於一種超出負荷(burnout)的狀態,就好像蠟燭燒光了一樣。這個時候,即使別人給了我們很多建議,我們的大腦也沒有辦法吸收進去。其實問問我們自身的經驗就知道了,當我們充滿正向情緒的時候,往往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去想出更多的解決方式。而另一個心理學的概念也告訴了我們,唯有適度的壓力才能給我們最高的工作效率,過度的壓力將使我們的工作效率急速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壓力大的時候,更需要的是被關心、被理解的感受,而不是要他人逼著已經累得沒力氣向前走的自己繼續向前爬。

 

有一次,我們球隊參加一場棒球比賽。 輪到一個學弟上場打擊之前,我看他一副很緊張的樣子,於是我就上前安慰他。我並沒有要他「加油喔!」,而是告訴他:「我覺得你好像很緊張的樣子,不過我覺得你前面那次打擊的時候表現的不錯,只是運氣不太好被接到了而已,所以我覺得你這次也可以表現的不錯!」。我並沒有否定他的情緒,反而是告訴他我了解他的感受,並且給予他一些符合事實而且正向的鼓勵。

除了加油之外,有一句話也是我們常常習慣性的告訴對方,卻沒有仔細去思考過的,那就是我們總是習慣在他人哭泣時,告訴對方「不要哭了啦」、「別哭了~」,無論是出於指責式的語氣,或是出於同情、安慰對方的語氣。這句話和加油一樣,否定了當事人的情感,認為對方哭是不好的,難過是不恰當的情緒。

「不要生氣」、「別生氣」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自由表達自己情緒的權利,也許有一些負面情緒表達的方式是比較恰當的(例如:當你這麼做的時候讓我很生氣),有一些情緒表達的方式是不適當的(例如:因為個人的憤怒而到捷運站砍人),但是無論如何,人的許多行為都是來自於背後那個讓人難以忍受的強烈情緒,能夠關注對方背後的感受,同理對方的情緒,會比起否認對方的情緒更能夠使人被關懷。

理解對方的感受和認同對方的想法、行為是不同的,只是我們往往把他們混為一談,尤其是在親密關係當中,彼此帶著不同的價值觀在談論時,我們往往有意無意的否認了對方的情緒。 我聽過最讓我感動的,關於同理心的故事是這樣的,黃柏嘉心理師曾經遇過一個因為傷害他兒子,而被送進諮商師的父親——那個父親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他兒子偷竊的情況,把他兒子的手壓到火爐裡面。黃柏嘉心理師告訴我們,即使是這樣子的父親,他也是很努力地想教育好他的兒子,他也是一個好爸爸 ,他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適當的而已。

我當下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這位心理師真的是很了不起,即使是如此讓人反感的事情,他也能夠穿越不適當的行為,看到那個用盡一切努力也改變不了他兒子行為的父親,背後是受到了多麼大的委屈,付出了多少努力,承受了多大的無力感…… 也許一般人沒辦法做到這麼偉大的同理,但是當對方向我們求助,而重視我們與對方的關係時,我們都應該學著同理對方,也許很多人都不習慣,也不知道該怎麼做,這都沒關係,透過練習可以讓我們越做越好。

只要記得,把對方的行為、想法放一邊,感覺對方此時此刻的心情是什麼,告訴對方她的情緒,並且告訴對方妳關心她的感受:「我可以感覺到妳現在很難過,遇到這種事情真的很讓人傷心,要是我也會很難過的」、「她這麼對妳真的很讓人生氣,要是我被這樣對待也會很生氣的」。透過這些話,將使得你們彼此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也會使得對方知道自己是被關心的、自己的付出是被重視的,也會更有力氣再繼續做下去。等到對方有了動力之後,如果想要給予對方建議,而對方也願意聽,那就留到這個時候再給吧!

很多時候,我們不斷的想給建議、想要對方加油,其實是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也受到了對方情緒的影響,因而產生了焦慮、煩躁的感受罷了!

  • 文章取自於-
  •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8181

https://is.gd/Adhdak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理心和同情心,Empathy 和 Sympathy,無論中文或英文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實給人的感受卻是天差地遠。同理心是擁抱別人的脆弱,同情心則是以一個居高臨下的角度,去看一個比自己脆弱的人。你想要有同情心還是同理心呢?

 


 

在面對他人低潮時,我們要付出「同理心」還是「同情心」?雖僅有一字之差,但給予對方的感受卻是天差地別:同理心能激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但同情心卻只會讓雙方更加疏遠。

同理心 Empathy

 

試著想像一下,陷入人生低潮時,就像掉進一個深穴,怎樣都爬不出來。這時「同理心」會走下來陪著你,與你分享它的經驗,讓你知道 You're not alone.(你並不孤單) 同理心能夠接收到對方的感受、不多加評論,並察覺對方的情緒,進而進行交流。

「同理心」著重的是雙方心靈間的交流,且試著 step into somebody's shoes(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時能否替對方解決當下低潮困境,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有時只要短短一句話,就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vc_column_text][vc_column_text]

同情心 Sympathy

 

另一方面,「同情心」會試著在困境之中,硬是想要擠出 silver lining(一線希望)。Silver lining指的是太陽在烏雲後向前照耀時,在烏雲邊緣露出曙光,就像鑲了一圈銀邊一樣,引申為困境中的一絲曙光、一線希望的意思。

最常用的說法為: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每朵烏雲都有一絲曙光。)

而為了要帶給人希望,「同情心」常以 at least...(至少...)起頭安慰別人。但這樣不僅無法讓對方 feel better(感覺好點),更會使得你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事實是,我們沒有能力使對方的困境好轉,但我們能透過彼此心靈上的連結,讓對方的感受好一些。你呢?在朋友面對困境時,付出的是「同理心」還是「同情心」呢?

 

  • 文章取自於-
  •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4158

 

https://is.gd/GvG9kl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為自己沒有某個人的保護就活不下去,並且認為一定要討好對方才行的人,絕對無法滿足自己內心想要撒嬌的欲求。 在最需要依賴的幼年時期,如果不必去討好自己的保護者,就能受到照顧,安穩成長,此人就是幸福的。幼年時期可以如此幸福度日的人,在長大成人後,情緒上也會顯得比較成熟。 人如果缺乏安心感,就沒有辦法撒嬌。尤其是心中懷有被拋棄的不安時,這種人更無法做出撒嬌的舉動。也就是說,他必須隨時戒慎恐懼地注意那個給予自己保護的人情緒好不好。不論是玩耍的時候、幫忙家事的時候、還是吃飯的時候,都是如此戒慎不安。


 

 沒辦法撒嬌的小孩,大部分在成長後,都會變成認真耿直的人。

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表現認真,就有希望獲得周遭的友善回應。一旦成為過度認真的成年人,即使想要再學著撒嬌,也不知該如何表達了,而且在做人處事上,大多都會顯得非常客氣。

由於依賴心很強烈,很想對別人撒嬌和索取關懷,但是因為太在意周圍的人,認為自己必須討好他們,若是自己表現出撒嬌的行為,又怕會失去別人的好感,所以一直沒辦法隨意做出撒嬌的舉動。 這個人不會背棄我,人只有在心中充滿這種安心感時,才能放心向別人撒嬌。 然而,對於過度認真的人來說,撒嬌根本就是一件幼稚丟臉的事,因此越是怕被別人拋棄的人,就會更加壓抑這種想撒嬌的表現。 過度認真的人之所以會遵守規範,完全只是為了想贏得周遭眾人的肯定而已,但他的欲望並沒有滿足或排解掉,反而化為深層的壓抑。 在欲求與規範的對立當中,社會上認為欲求是不好的,是幼稚丟臉的事,並且被當成罪惡而加以抑止;而規範是好的,是光榮之事,所以應該去遵循。

另一方面,過度認真的人只能跟人維持表面上的往來關係,這就是他們人生中的悲劇。

如果只在表面上的往來,遵循規範、懂得克制自己的人,確實比較容易獲得眾人的好感,但他無法感受到何謂「幸福」與「親密」。


認真的人,愛情、友情都不太順?

 追根究柢,循規蹈矩、嚴謹客套的人際交流方式,最終都只能發展到表面上的往來關係罷了。在這種情況下,人沒辦法展現出自己的本性,因此也不可能獲得深入交往的機會。

在表面的交往關係中,雖然能得到別人的好感、取得對方的信任,可是,這也僅限於處理表面的事物為止,事實上,並沒有真的被別人當成一個值得信賴的對象,也無法成為對方在人生中無可取代的人。 這麼說雖然不完全恰當,可是以男女關係來形容的話,就如同外遇對象,因為配合度高而受喜愛,但信任程度也是如此而已。並不是因為自己對感情專一認真,才獲得對方真心的喜愛與信任。

不論自己多麼壓抑撒嬌的舉動,表現出再認真的一面,這些都只能獲得跟人喝茶聊天般的友好程度。「我希望能跟這個人結婚!」、「我想跟這個人共度人生!」如果只靠過度認真的行為舉止,是不可能讓對方產生這些情緒與想法的。 同性之間的往來亦是如此,如果只是客套討好的去迎合,那麼別人對你的好感也僅限於見面當下,信任也只有在彼此相處時才會出現。

雖然雙方聚在一起時,行為舉止符合規範才是最安全的做法,可是如果不進一步打開心房,不論交往了幾年,在別人心中始終都只會停留在「那個傢伙」的淡薄關係中,無法發展出深厚的情誼。


 

認真的人,難以展現「個人魅力」

儘管內心想要撒嬌的渴望無比強烈,卻還是選擇自我壓抑,並且行為舉止過度認真的人,其實是無法展現出個人魅力的。這種人沒辦法深深地吸引他人,不論是同性或異性之間,都只有等著被別人提出分手的結局。 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的人,能夠使自己反省過去生活方式的人,以及有辦法幫助自己改變原本對事物看法的人,足以讓自己感覺到重新展開人生的人,這些都不會是那種只懂得過度認真、追求表現的人。

內心想撒嬌的欲求有獲得滿足,而且認真度日、有自我目標的人,並不會待人過於客氣,而這一點正是這種人的魅力所在。

這種人的「魅力」,是指可以給予別人真實的感受,不光只是知道這個人在那裡而已的意思。

問題是,想撒嬌的欲求無法被滿足,縱使心底最深處正強烈地渴望著,也無法坦然地向任何一個人表現出來。這樣的人,雖然在表面上能贏得眾人的信賴,可是大家都不是打從心底深處真正地信賴著他。對外很會做表面功夫的人,在外人面前不會顯露出想要撒嬌的欲求。

同樣的情況,那些對家人態度惡劣的人也是一樣的,他在家人面前,也無法率性地表現出自己想撒嬌的欲求。 只是這種希望撒嬌的欲求仍矜持在心裡,也就是被所謂「拉不下臉」、「放不下身段」、「擔心被嘲笑」等彆扭感牽絆著,終究無法坦率地表現出來。

 

  • 文章取自於-
  •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7/05/25/do-not-be-too-serious/
  •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https://is.gd/86unwR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手如何挑選塔羅牌

 

對於新手入門自學塔羅牌,自學的過程當中,總會有許許多多的疑問與不了解、不清楚,像是入門時,自己應該選購哪一本書籍參考、選擇哪一副塔羅牌進行學習使用,往往都不太知道。之前的文章有大約大約的介紹過『如何開始學習塔羅牌』,則這邊文章我希望介紹新手入門如何挑選適合的入門塔羅牌。

對於塔羅牌的相關書籍,坊間多數以『萊德偉特塔羅牌』為介紹撰寫,因此在自學塔羅牌的過程當中『萊德偉特塔羅牌』也是多數朋友主要接觸的塔羅牌,但對此在挑選塔羅牌的過程當中,仍然會有許多的問題發生,畢竟在新手入門沒有人引領你學習,在面對龐大的資料與選擇之間,往往都會不知道怎麼選擇,也不知道選擇什麼才是自己最合適的。以下位各位舉幾個例子給大家作為參考:

 

我可以使用書籍所贈送的塔羅牌入門嗎?

新手應該選擇哪一組塔羅牌入門?

有沒有其他的塔羅牌可以選擇或替代?

為什麼????塔羅牌不建議我入門學習使用呢?

有什麼對於學習上的選擇與建議?

 

 


 

我可以使用書籍所贈送的塔羅牌入門嗎?

許多坊間書籍購買時,就已經贈送了一組塔羅牌,會有很多人詢問,我可以單純就以這組塔羅牌進行學習嗎?

答案是可以、也是不可以。 原因是每本書籍送的塔羅牌,有些很正統有些則以卡通、動漫主題替代,這樣的因素導致我回答你不行,但實際上若你選擇的書即是贈送較為傳統的牌,則不適合這樣回答,相反也是如此。若你購買的書籍送的是卡通動漫主題,我則告訴你可以用這組牌進行學習,似乎也不太恰當,同時若你剛好選擇到動漫主題所贈送的塔羅牌,在不同的塔羅牌書籍當中,描述與塔羅牌相關的內容時,你會看不懂書籍內容所說的一些事物,因此建議最好的處理方式,則是乖乖買一組傳統的萊德偉特塔羅牌進行學習,並且書籍贈送的塔羅牌,我無法告訴大家說書送的塔羅牌全部品質都不好,但確實多數書籍所贈送與購買的塔羅牌,在紙質上是有所差異的!

 

那既然都決定推薦入門學習的各位購買一組塔羅牌了,那應該購買哪組呢?

所以問題就間接變成了~

 

新手應該選擇哪一組塔羅牌入門呢?

那在這邊開始學習與選擇之前,跟大家說明,在各位多數人的生活當中接觸到、談論到,不論是你給朋友或花錢請占卜師占卜,在書籍、雜誌、報紙當中所看到的塔羅牌,"多數"都以『萊德偉特塔羅牌』居多,所以建議你在入門時選擇你所熟悉與常接觸到的『萊德偉特塔羅牌』為入門選擇,那選擇塔羅牌也當然就以這組塔羅牌為主了。

 


塔羅牌看圖說故事|選擇塔羅牌|塔羅牌自學

前往相關文章


 

傳統的萊德偉特塔羅牌,大家在入門時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普及版萊德偉特塔羅牌粉彩版萊德偉特塔羅牌、原始版萊德偉特塔羅牌、傳統版萊德偉特塔羅牌、燙金版萊德偉特塔羅牌,接著我們以魔術師這張塔羅牌,作為一個標準去介紹不同的名稱,但都以萊德偉特塔羅牌為基準的差異性。
 

若仔細看過,你會發現魔術師這張牌,牌中所畫的畫面,不論是在舉止動作、顏色配置,還是出現的符號位置,幾乎都是相同的。但在畫風的感覺、筆觸而言,是不同的,有手稿筆觸、有粉蠟筆的畫風、有電腦修圖…等等,不同的筆觸呈現方式,然後在於牌的背面,牌背也是不同的呈現方式與圖像,那選擇者就會依照這幾個點去選擇,像是有人鍾愛原始筆觸手稿的感覺、有人對粉蠟筆的畫風感到溫暖,當然也有覺得電腦修過後反而是好看的均等。除了牌的內容以外,牌的背面,簡稱牌背!也會有些不太一樣,舉個例子來說,『普及版萊德偉特塔羅牌』的牌背是海藍色有著像星光一樣的閃爍點,『粉彩版萊德偉特塔羅牌』的牌背是天藍色有著粉點一樣的閃爍點。

『可是,這些牌、這些畫風我通通都不喜歡耶…難道沒有別的可以選擇入門嗎?』

有沒有其他的塔羅牌可以選擇或替代?

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在萊德偉特塔羅牌之後,有許多畫家以這組牌作為基準,各自創造許多與萊德偉特塔羅牌類似、相同,但改變了部分細微的塔羅牌,可以去作替代傳統牌的使用,例如:魔法森林塔羅牌、白貓塔羅牌、黑貓塔羅牌、漢森羅波特塔羅牌、香草植物塔羅牌、窗景塔羅牌… 但這些塔羅牌當中,依然其中會有些微不同之處,像是『白貓塔羅牌』當中的『力量』與『正義』,在塔羅牌當中的排序,與偉特塔羅牌不同,但這也間接在使用上會有其他的影響,則不在這邊特別解釋了! 當然在這幾款以外還有十分多這種類型的塔羅牌,但由於過多我無法一一介紹,會選這幾組塔羅牌作為一個推薦介紹,主要是在看書、看牌學習時,內容多數都是換了畫風或將主角作為交換了,像是『人』換成『貓咪』,簡單的替換,可以勉強勉強作為新手不想使用萊德偉特塔羅牌的第二個選擇,但當然我還是建議新手們使用傳統萊德偉特塔羅牌!
每個人的性格、風格、喜好都不同,當然也會想選擇自己喜歡類型的塔羅牌,在作挑選的時候往往會…

 

 

為什麼????塔羅牌不建議我入門學習使用呢?

在萊德偉特塔羅牌後,有許多畫家以這組牌作為基準去創作屬於自己的塔羅牌,其中許多元素都會與萊德偉特塔羅牌相似、接近甚至於相同,相對也會有畫家有自己的感覺與意見,並在創作時去改變萊德偉特塔羅牌所詮釋的意義,這樣就會影想在學習入門時的你,會無法完完整整了解這樣的牌完他在詮釋什麼?他在表達什麼?這樣對於入門的新手而言,產生了對同樣一張牌的吸收與理解,間接變成了干擾來源,影響學習上的混亂、學習的阻礙。
 
 

同樣為惡魔這一張牌,有畫家詮釋方式與萊德偉特塔羅牌相似、也有畫家對這張牌有不同的概念與觀點,表達詮釋方式不同自然在這張牌所含有的意義則不同。所以新手入門時無法判別使用,反而對於學習會造成阻礙與困擾,同時對於你所學習的書籍,圖像描繪的多數也會以傳統偉特牌圖像,若畫家所表達方式與傳統偉特牌有大大的不同時,也會無法單純依照書籍去了解與學習,更加會新手入學者有著混淆目標與不確定牌卡與書所想表達的真實涵義。
 

 


偉特塔羅牌占卜教學課程前往課程介紹


 

 

最後,Kiwi希望並建議自學塔羅牌的朋友們,即使你可能對於傳統萊德偉特塔羅牌不是這麼的喜歡,甚至有所抗拒的感受,但如果在還可以接受的狀態下,盡量讓自己乖乖選擇傳統牌入門會比較適合。同時周遭人若沒有人指導引領你學習,對於看書自學仍然存有困難、看書無法理解他所表達的知識,且你有心想學習塔羅牌、了解塔羅牌,建議你找位適合的老師或課程,讓有老師引導你也藉由上課去專經學習,選擇老師不單單只是看老師的名氣、收費,選擇課程當然也不是依照學費或課程時數去衡量知識上的學習與吸收,而是真的去了解這位老師,不論在老師的談吐、上課的風格、解牌方式,課程也相對可以去了解課程內容規劃、安排、課綱內容,並對照時數上的一些安排,這些都可以作為你選擇老師與這門課的參考依據來源,這樣的選擇要比單純因為資歷、名氣、費用、時數,去作為依據的選擇有效且更有依據性。

 

https://is.gd/IVzMtk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菜上桌,有些人卻總是把「最好吃的」留到最後?結果可能吃飽了或被其他人吃掉,這樣的景象時常發生在生活周遭。

而這種人又被稱為「後享樂主義者」,心理學家透過實驗,證實具有「延遲享樂」特質的孩童,未來在工作或健康上有更出色的表現;擁有這種特質的人,心靈能獲得更大的滿足。

  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曾做過一項實驗,將小朋友們帶進實驗室裡,給他們一人一顆棉花糖,並表示自己要離開15分鐘,「若你沒吃掉這顆棉花糖,會再獎賞你一顆」,可想而知有些小朋友難忍甜食誘惑,迫不及待先吃,而有些人則克制自己等到研究者回來才開動。 隨著歲月的增長,幾年後Walter Mischel再對同一群小朋友進行實驗,結果令人驚訝!他發現當初選擇「延遲享樂」的孩童,在工作與健康上都相對擁有較好表現,不僅是課業成績優異、物質濫用的水平較低、抗壓性高、社交能力優秀等等。

 

至於已經長大的人們,在生活中是如何運用「後享樂主義性格」?

例如一盤生魚片中,最喜歡吃海膽,而因此將它放到最後,即使冒著可能吃飽或是被其他人吃掉的風險,但對你而言,最後吃到最愛的海膽時,心裡的滿足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雖然對有些人而言,延遲享樂可能是種犧牲,但卻能獲得更大的滿足,像是久久吃一次鹹酥雞,會比一次吃兩包更覺得幸福;存夠了錢出國玩一次,會比在國內玩不停,心理覺得更充實。想嚐到更多的甜頭,延遲享樂,就得付出更多的耐心與毅力;有如生活中追求目標一樣,「決定未來是否成功的不是過去,而是你現在願不願意付出」。


這篇文章,閱讀後其實頗有感觸?不對應該是頗有感覺,因為Kiwi文章中的一些習慣,像是吃我愛吃的我會保留到最後,確實在完成最後一像我特愛的食物時,我會有異常滿足的感覺。 這就像是當你享受一盒爭鮮壽司時,往往會注意到一整盒的壽司當中,總會有某些壽司品項口味特受自己歡迎(誰會買自己吃的壽司不選自己喜歡的口味啊),吃的時候對於這些你特別喜歡吃的口味,會交替著吃?保留到最後吃?還是一開始就先吃光? 像當Kiwi吃的時候,我會將特別喜歡吃的保留到最後,在享用會有種說不出來的滿足、快樂,相對的也嘗試過一般交替著吃、一一逐漸享受而不特別保留,這樣的滿足感與快樂愉悅的心情,卻沒有將保留到最後一次吃的感受強烈。 在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時,就有決定將本篇文保留整理發文,與朋友討論過後都認為,其實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畢竟影響人格形成發展不穩定的因素很多,有許多的外在環境與事物因素影響著人格整體發展,這樣的『延遲享樂』習慣會是一種影響,也許這是讓人更加優秀的因素之一,但只會是其中的一個很細微的影響。 若以Kiwi有這樣子『延遲享樂』行為的做真實案例分析

  • 特別優異的課業成積嗎?
  • 普通,成績沒有特別優異
  • 物質濫用的水平較低嗎?
  • Kiwi有購物傾向,常常會失控,最多會特別注意盡量不浪費享受的物質僅此。
  • 抗壓性較高?
  • 其實Kiwi對部分事物的抗壓性,有些許偏低。
  • 社交能力優秀?
  • 普通,Kiwi不至於到優秀,但基本社交沒問題。

最後與朋友得出的結論,也許擁有「延遲享樂」這項特質的朋友,在自我找尋到特殊目標、追尋理想、希望達成某些目標的同時,對於原先自我能力所能承載的範圍,而會願意、而可以承載更多超乎原先範圍的能力,這項特質僅限於當你忽然找到方向、忽然很希望擁有或達成某些部份的同時,才會有所浮現。 但對於一般整體生活表現而言,其實並不具有特別成功的存在。 題外話,不過不論討論最後如何,確實Kiwi在吃到最後一項自己最最最愛的美食的時候,心中真的有不可言喻的歡愉與滿足,這種滿足感真的超過於在用餐當中交替享受來的多許多!!

  • 文章部分取自於-
  • http://blog.yam.com/girlloveworld/article/147519455

https://is.gd/ekGNx3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乩童退駕記

大學的時候唸的是中文系,系上有位教授專長是思想史、曆法、道學...等,是位很有內涵的好老師。 他在上課的時候跟我們說了個故事。是這樣的︰他曾經在中華道教協會,當了一小段時間的代理理事長。 有一回,在中部某個他們的分會什麼的,要辦一次[靈光大會]邀請他去主持。不過其實我們老師根本搞不懂那是啥玩意兒,因為他的專長是學理上的道學及思想。對於拜拜啊、廟會或是民間習俗並不很清楚,但他礙於職務還是去參加了,等到了那裡他才知道,原來所謂的「靈光大會」,就是「乩童大會」。(就是...現場有一大堆乩童,然後一同起乩那樣…囧) 我們老師雖然當下覺得很囧,可是也不方便表示什麼意見,打算靜靜的呆到結束就好了,只是沒想到這中途竟發生了一件插曲…… 就是不知怎麼的 ,現場 突然有四名乩童同時被「 關聖帝君」上身了!然後這四方堂口,還為了爭論誰是真的 關聖帝君而產生了爭執,最後他們只好請「理事長」來主持個公道。 (囧 ... 老師躺著也中槍!) 我們老師不愧為一名飽學之士,很快的便想出了一個方法︰ 他心生一計把乩童A、B、C、D 四人集合到他面前來。 老師:「各位都是 關聖帝 君沒錯吧?」 A、B、C、D:(抖個沒停,有 一兩 個還嘟嚷了幾聲。) 接著便走近A問:「敢問關將軍您是哪一年出生的呢?」 (老師專長是曆法) A:(搖頭晃腦了幾十秒,接著全身發軟...退駕了!) 老師接著又走近B問:「請問關將軍令尊叫什麼名字呢?」 (比上一題更難了) B:(晃了10秒 ...發軟...退駕了!) 老師只好再往C走去問:「關將軍,遙想麥城一役…」 (反正也很難啦∼哈!) C & D:(還沒問完... 就退駕了!) 接著這場靈光大會,剩下的時間裡,就再也沒有乩童被神明附身的了。


世界很大在這世上Kiwi相信有許多神祕的力量、空間,也許真的有其他朋友有特殊體質、特殊能力,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許多事情難以分辨,故藉此文警惕一下自己同時也希望可以警惕一下大家。

Kiwi,當時看完這篇文以後,心裡滿滿的「恩,沒錯,確實很多通靈的,其實都是自我營造或自己覺得自己敏感,想多了」 當然,Kiwi相信絕對有體質敏感,對環境磁場、能量空間或者靈體容易有感覺的人,但真正有這樣體質的人,通常都是覺得反彈,討厭這樣的感受 為什麼呢?因為在現實生活其實是很困擾的。 舉個例子,走到哪裡都不舒服,動不動就回到家感到疲憊不堪像做完苦力一樣,動不動就感覺的雞皮疙瘩毛骨悚然或者更多更多的不舒服感。 這樣的狀況,你還會很欣然接受覺得自己體質敏感、容易通靈覺得很好嗎? Kiwi自己想了想,嗯,當麻瓜其實也是不錯的生活。

 

  • 文章取自於-
  • https://www.facebook.com/ruby.cheng.1441/posts/661490307195280

https://is.gd/dSoRth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味的討好有什麼問題

我一直到40歲才學會拒絕。我太忙著滿足別人對我的要求了,以致於忘了我真心想給予別人什麼。我沉迷於討好別人的毛病中,而且我常不假思索就答應別人的要求。我心裡十分清楚這毛病打哪兒來的。過去受過傷,意味著沒辦法建立人際界線,一旦你個人的界線在孩童時期就受到暴力侵犯,就很難重新鼓起勇氣阻止別人踐踏你。你害怕人們因為認清真正的你而拒絕你。那麼多年來,我窮盡前半生付出能力所及的一切,幾乎滿足每個人對我的要求。我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只為了滿足別人對我的期待──我應該做什麼,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歐普拉

誰是討好者?討好者能夠討好所有人,除了他們自己。通常而言,討好者會表現出如下特點:

  1. 對於人群的氣氛非常敏感,擅長察覺他人的感受。
  2. 不常公開表達、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即便心裡有憤怒的感覺。
  3. 不容易拒絕他人的請求。
  4. 經常擔心自己的事情會給別人添麻煩。
  5. 責任心強,經常不自知地超時工作。
  6. 喜歡去照顧別人,哪怕自己因此花去許多時間,或感覺非常疲憊。
  7. 習慣於跟隨他人的意見,在和別人意見不同時,會盡量避免說出自己的想法。
  8. 樂於助人。

擁有以上一些特質的人是很討人喜歡的。他們看上去可能是最可靠的朋友、最體貼的伴侶、最盡職盡責的員工。但事實上,在照顧周圍的人或事情的同時,他們極大地隱藏甚至忽視了自己的喜好、感受或觀點;他們討好的對象彷彿成了他們世界的中心。

是不是所有為他人著想、體貼可靠的好人都是討好者呢?並不是。有的人雖然與人為善,但不是討好者,他們既能夠對別人好,也能夠照顧好自己。他們不會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人都重要,也不會像討好者那樣走到另一個極端,將他人放在比自己高得多的位置上。他們更能夠知道對周圍的人或事是否要付出,以及如何付出,這在他們的把控範圍內。對於討好者來說,付出則要被動得多,好像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心理學家Jay Earley認為,討好是一種”人格模式”,而非”人格類型”。這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討好者,你可能會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討好他人,但也可能只在某些情況 下。你的身體裡就好像有一個開關,它會被某些人/事觸發,使你進入討好模式。比如,你可能不會超時工作,也不會為了讓老闆滿意而反復修改,但親密關係是你的死穴,一旦愛上一個人,你可能就會開始配合對方的時間安排和喜好,對方提出的一切要求都盡量滿足。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討好者進入討好模式,往往是不自覺的、無意識的。他們不覺得做個好人有哪裡不對。

討好可能是一種癮

Harriet Braiker在《討好是一種病》(The Disease to Please)一書中提到,關於討好的一個很大的誤解是,人們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一些適應不良的討好者,在生活中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取悅他人,而是藉著“做個好人”、“以他人的快樂為快樂”的名義,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成癮。當討好無法得到期待中的讚賞和認可時,他們可能會進入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sive)的狀態,也可能繼續更加用力地討好,直到引起自己和他人的不適。 上述這些問題的核心,都指向一點—— 討好者看不到真實的自我。他們從心底裡無法欣賞和認可自己,不相信自己給予自己的肯定。從本質來看,討好者的個人價值,是建立他們評價的。誠然,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希望自己被認可。但討好者對他人的認可十分依賴,只有當他們被接受、被需要、被讚賞的時候,他們才會感覺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值得的;而一旦他們被拒絕、被冷落、被批評,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感到自己沒有價值。討好者心裡彷彿有一個無底洞,只有不斷從外部尋求認可和讚賞來填充它,才不會感到空虛。事實上,每個討好者的內心深處,都有許多恐懼:恐懼不被認可,讓家人或朋友失望,被人 發現自己實際上沒有看上去那麼好……所以,討好者從來不敢滿足於已經得到的接納、認可和讚賞。有些討好者甚至會很矛盾地拒絕他人的誇獎。為了逃避這些恐懼引起的焦慮,他們不得不去更加努力地取悅周圍的人,進一步忽略真實的自我,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對於本文當中的許多觀點,Kiwi滿認同也有過切身體驗,一定要說的是,討好者並沒有錯,只是被討好者的無限索取與無限要求傷害罷了。

那到底什麼什麼樣的行為算是「討好者」,對於下方的討好者的條件當中有幾項觀點與Kiwi認同較為有所落差。

  Kiwi的觀點當中討好者的特質

  • 「想要犧牲自我的各方向權益,去滿足他人的要求」 ─即使與自我權益有所衝突,仍然會以滿足他人需求為優先
  • 「因為害怕與人衝突,進而隱藏自我的觀點與情緒」 ─自我的意見與對方不同,但不希望發生衝突而不表達自我
  • 「無法拒絕別人所提出的要求,只好盡量滿足對方」 ─即便我不開心、不願意,仍然難以拒絕他人給予我的困擾
  • 努力被栽培彈鋼琴,但自我並不愛彈鋼琴?
  • 努力的配合著朋友,但自我過的並不快樂?
  • 努力的考上醫學院,但自我並不想當醫生?
  • 努力的為工作付出,但卻從來沒有所收穫?
  • 努力的為伴侶著想,但卻不曾被對方重視?
  • 努力的為著某事物,付出卻不是自我想要?

 

這些平凡的情境,其實就出現在你我周遭。

討好者,希望你能夠分辨自我為什麼討好著對方?為什麼犧牲自我的聲音去滿足對方?是因為害怕衝突、害怕孤單,還是只是習慣了這一切的發生?這樣的生活與相處方式,真的是自我所想要的生活嗎?

被討好者,希望你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現自我周遭的人群們,誰扮演著討好者?何時自己變成了被討好者?自己又是如何面對這一切的呢?希望可以從中發現在無形中是否有誰為了你而避免衝突,犧牲了自我權益。

討好者的生存,其實並不是沒有別人就不可,只是很單純的害怕表現自我,害怕著因為表現自我而有所衝突、害怕著孤單孤獨一個人的感受,因而盡力隱藏自我真實的情緒與喜好,藉此迎合著別人,希望達到對方開心自我也會開心,對方開心,總有一天會用同樣對等的方式對待自己。所以被討好者,不要將一切別人對帶的好,變成了一種理所當然,沒有人應該為另一個人好,所以請珍惜每個討好、配合協助著你的人,請珍惜他們的存在,並用對等的方式對著他們好。

 

  • 章部分取自於-
  •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acao-mag/%E4%B8%80%E5%91%B3%E7%9A%84%E8%A8%8E%E5%A5%BD%E6%9C %89%E4%BB%80%E9%BA%BC%E5%95%8F%E9%A1%8C / 1087956841251065

https://is.gd/GoLser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塔羅牌

對於學習塔羅牌或是自學塔羅牌,這個標題簡單到Google搜尋一次,塔羅牌的答案實在多的驚人!非常多人寫過類似的塔羅牌文章與答案,其實在於新手入門塔羅牌世界,一定或多或少都會對塔羅牌有許多的不了解、不清楚,但往往在追尋這些對於塔羅牌的疑問當中,將逐漸遇到更多、更多對於塔羅牌的問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不懂而開始對塔羅牌感到迷惑迷惘,每當走到這個階段時,也是最多人開始沮喪、開始放棄鑽研學習塔羅牌了。

為此,Kiwi決定寫一篇關於如何接觸塔羅牌、如何開始自學塔羅牌、一點一滴的學習塔羅牌,在打這篇文章的一開始想法,一部分是看過很多人在神秘學領域、在占卜領域甚至很單純的在學習塔羅牌的道路上,因迷惘而沮喪、放棄,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當然更多原因是被問過很多次類似的問題,也許打完這篇有關塔羅牌的文章,下次在有人詢問Kiwi如何開始學習塔羅或對於塔羅牌有沒有推薦的書籍時,也許Kiwi就可以直接將此文給對方看看讓更多人了解如何去做足準備踏入這個塔羅牌世界領域。

20181123 halarmovie 19th halar digital 3d cinema tarot

在許多神祕學領域、占卜命理界、塔羅牌學術的團體或社團中,常常會聽到許多人問著以下這些與塔羅牌相關的問題:

 

新手要如何入門?

塔羅牌如何學習?

挑選塔羅牌老師?

挑選塔羅牌課程?

如何自學塔羅牌?

買哪一副塔羅牌?

有沒有推薦的書?

 

…等等,許許多多不同的疑問。

 

 新手要如何入門?

當一個新手面對這個領域時,應該如何從哪邊開始接觸塔羅牌、從哪一邊開始著手進入塔羅牌世界是適合的,應該讓很多想要接觸這個領域的朋友們思考很久,接著想著想著最後還是找不到適當的切入點,就乾脆而不了了之。


新手如何挑選塔羅牌|選擇塔羅牌|塔羅牌自學

前往相關文章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想像中的難以進入,就想像一下最基礎最基礎的一種概念,當你想要學習料理、磨練廚藝,也許你不一定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廚房,但你可以擁有自己的菜刀、鍋子、食材,將這樣的道理轉換在塔羅牌的世界裡,你可能無法在一時間擁有屬於自己的專用占卜桌、自己的占卜空間,但至少你能夠先準備好自己的塔羅牌、占卜桌布、塔羅牌牌套,有了這些最基礎的道具,你才能夠開始有入門的資格?或是入門的道具?那麼對於入門的心態呢?你是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思考、故事去面對學習塔羅牌這件事情,這個則人人皆不同了。無論如何學習、接觸的初心,無法用好壞去做形容,但請各位記得自我學習塔羅牌的初心,不忘初衷的理由。

 

 塔羅牌如何學習?

每個不同的領域、每個不同的專業或是知識,學習方法都會有百百種,自然在塔羅牌學習上自然也是,沒有所謂的固定學習模式,只有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你可以選擇自我學習塔羅牌、自學塔羅牌,當然你也更可以花費、花錢,請專業老師教導你學習塔羅牌、去學習專業塔羅牌課程,在自學與上課之間沒有一定好壞,只有哪一個更適合於自己或是哪一種方式是自己的狀況可以允許的。

20170210 Rider Waite Tarot Course 01

選擇自學塔羅,透過現今社會的發達、資源的豐富,知識傳遞的十分訊速,也可以仰賴這樣的社會存在有許多管道獲得知識。倘若選擇的是選擇去上專業課程,確實沒錯,對於金錢學費上的花費會比較高,但對於入門的速度、領導,效果自然是更好,也有許多知識是書本當中並未提到、說明到的,在有人引領自己進入塔羅牌世界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並有人可以解答自己的許多疑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挑選塔羅牌老師?

為什麼會先介紹如何挑選塔羅老師呢?一部分私心當然是Kiwi也會希望自己被學員、學生選擇囉!

對於Kiwi而言,我自己也是活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的某一個人,跟大家一樣是需要生活、需要努力的繼續生存下去,但更多的是能夠被學員、學生選擇,是一種驕傲、滿足的感受,有點像是自我的努力、自我的知識受到了別人的認可,是一種很開心很滿足甚至很幸福的一種感受。但當然我不可能跟大家說,只單純因為Kiwi要生活、Kiwi要吃飯、Kiwi被選擇很幸福,而請大家選擇我、選擇Kiwi的各種課程,這太沒有意義也沒有說服力了。

你是否真的了解該講師,這點Kiwi會建議可以參考認識該老師的行事風格、上課風格,多數老師的風格會在不知不覺當中影響著學員未來的許多觀念與做法,讓自己大概了解一下是否適合自己,任何一位好的講師、好的老師,都會有自己的習慣與行事作風,但這不代表對每個人都適合、都適用,選擇一位自己可以理解、可以溝通相處的老師,會好過於大家所推薦感覺很棒的老師。

學歷資歷影響並非絕對,學歷資歷在現實世界很殘酷,深深的影響著一個人的一輩子,往往最後往回看,學歷資歷雖然影響有它的道理存在這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一個人的造就的變化與未來,不該僅僅只是使用學歷資歷去評判下論,學歷資歷它是一個重要指標,但不該是判斷依據的全部。


以塔羅諮詢為起點|塔羅占卜可以幫助我什麼?前往課程介紹


 挑選塔羅牌課程?

在大家選擇課程之間,Kiwi個人給予大家幾個值得參考的指標或是重點,當然這只屬於我個人看法與意見,部分也是破除迷思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參考。

課程並非學費越貴越好,不要有怪異的迷思以為凡事越貴越好,千萬不要看看傻傻笑跟Kiwi說怎麼可能會有人有這種想法,但Kiwi跟各位說,絕對有!而且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有這種迷思!認為事物越貴越好。為什麼?因為他們會認為這樣的價位課程、這樣的價位老師,會貴的有他的道理、會貴的值得、貴的有理由有原因,但這點Kiwi只能說…這還真的是不一定啊~

課程時數並非時間越長越好,除了價位,更多的朋友們會認為課程時間越長自然越好,但Kiwi會建議更多的可以注重該課程的課程簡介、大綱、整體規劃,畢竟課程時數長雖然是好事,可以讓學員、學生、老師有充分的時間溝通、表達、學習,但如果是一門時間拉過久,中間都在說一些無關課程、無關學術領域的閒聊浪費時間,那就只是無謂的拉長時間,造就了課程非常豐富的一種假象罷了。

2018080101 Tarot Celtic cross

 如何自學塔羅牌?

在現今社會當中,社會資源豐富、知識的普及與資料傳遞的迅速,有許多管道都可以找到需要的的資料與答案,讓每個人都能夠隨時開始邁入各種領域學習拓展,但首先自我還是需要先滿足新手入門的基本配備要求,否則對於學習事物上容易事倍功半。然而學習所需資源,可獲得的管道也十分的多,在此我們就不一一敘述了。

 

 買哪一副塔羅牌?

新手入門塔羅牌而言,在選擇牌上往往也都會有所困擾,畢竟對於踏入這個領域的朋友,不太會知道塔羅牌有分基本派系區別。目前坊間廣泛普及運用的塔羅體系為偉特塔羅牌體系,如果沒有意外多數新手學習塔羅牌,也都以這個派系為最常見的學習目標。當然對於一開始就選擇別的塔羅牌體系進行學習的朋友們則另當別論。

我們以學習偉特體系塔羅牌系統為例子,各位閱讀至此的朋友們,在選擇入手的第一組塔羅牌,建議大家可以選擇傳統系列的萊德偉特塔羅牌。當然你想問我,購買已經有附贈牌的書籍、書品套組可以嗎?答案是當然可以的。但如果可以,還是建議買一組傳統萊德偉特塔羅牌,畢竟多數書籍、書品套組所贈送的塔羅牌都是另外微微對牌內圖像有所修飾調整過的版本居多,對於塔羅牌本身的紙質、耐用度自然還是有區別的。


偉特塔羅牌占卜教學課程前往課程介紹


傳統的萊德偉特塔羅牌有分滿多種的,像是普及版萊德偉特塔羅牌粉彩版萊德偉特塔羅牌、萊德偉特塔羅牌、燙金版萊德偉特塔羅牌…這幾種塔羅牌最主要的差異性,在於牌內畫風筆觸感受,像是有電腦修圖修飾過的話鋒、有原始手筆的感受、有粉蠟筆的繪圖,以及對於牌背的花紋也略有不同,這點可以大家在網路上搜尋圖像稍為參考一下。對於其他的魔法森林塔羅牌、白貓塔羅牌、黑貓塔羅牌、異教徒貓咪塔羅牌、漢森羅波特塔羅牌、香草植物塔羅牌、螺旋塔羅牌、窗景塔羅牌、關鍵塔羅牌、炫金塔羅牌、博提茄利塔羅牌、古徑塔羅牌、日月塔羅牌、…等等等等,我會建議可以在未來,再選擇收藏或是添購,避免在起步學習過程當中,造成了許多學習上不必要的困擾。

 

 有沒有推薦的書?

這個問題非常多新手曾詢問過Kiwi,有沒有推薦的書?什麼書可以推薦一下?往往Kiwi的答案只有一個,去書局現場逛逛翻翻看塔羅類別的書品,在考慮哪本書適合自己,這跟挑選塔羅老師的意思有點雷同,不同的書品適合不同的朋友,當我認為我適合、我喜愛的塔羅書籍,不代表適合你也不代表會受到你的喜愛,與其這樣不如自己現場多翻幾本,看看自己喜不喜歡、看不看的懂、能不能夠理解書中所表達,不要以大家所認知的好、與適合去選擇,而更多的是哪本塔羅書籍對自己受益幫助最大,這才自己應該選擇的塔羅書品。

當然對於塔羅牌新手入門學習,還有十分多不同種疑惑與問題,並沒有被列在上述當中,這邊只是一個簡單的表達與介紹,希望此篇文章可以幫助到目前正在閱讀的各位朋友,同時也歡迎大家跟Kiwi聊聊交個朋友,感謝大家閱讀至此囉!

 

https://is.gd/P0pK3m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世紀諾貝爾得主李查.費曼說:「我們選擇簡是一個完全無法以傳統觀點解釋的現象,量子力學的中心一向有這麼個問題。現實中,這個現象還只是一團謎。」

(Radin,Dean. 糾結的心:量子世界的超感官體驗. 紐約, Paraview PocketBooks, 2006)

「時間」是個很玄的觀念,而量子物理學的世界更是奇怪。

沒有捷徑能定義我們對邏輯的認知,並代入想法、感覺、情緒,也就是「意識」本身,以及後物主義眼中的宇宙。沒有比雙縫實驗更能描繪這個事實,科學家們反覆操做這個實驗以探索「意識」與它在塑造或影響物質世界時的角色。 這個主宰物理性宇宙(牛頓式的宇宙)的角色在第二量子力學闖進這個平衡並搖撼科學的根基時被弱化了,而且至今依然如此。 因發明量子理論而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理論派物理學家普朗克曾說:「我認為意識是基礎,物質則是它的衍生物。我們無法看透意識。我們談論的一切,我們認為存在的一切,都假設著意識。」 還有另一個創新弔詭的實驗也對我們現實的本質有強烈的暗示,更精準地說,我們稱呼那個本質為「時間」。 這個實驗是「延遲選擇實驗 Delayed Choice Experiment」或「量子擦除實驗Quantum Eraser Experiment」,可以被理解為雙縫實驗的改良版。 想理解延遲實驗,你得先搞懂量子雙縫實驗(Double Slit Experiment)。

  • 文章部分取自於-
  • http://hssszn.com/?p=5246

https://is.gd/RIGU3U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古北歐神話當中可以理解,這個宇宙是由九個世界所構成的,並區分為三層:

在最上面一層中有「諸神國度」--阿斯嘉特(Asgard),這裡是阿薩神族(Aesir)的居所,阿斯嘉特四處都有摩天的莊嚴城堡,奔騰的浪花不斷咬著城堡的裙腳。在鷲鷹蹲伏的山丘上,有綿延不斷的宮殿,其中最莊嚴華麗的當屬奧丁(Odin)的宮殿,它的大廳—有「英靈殿」之稱的瓦以哈爾(Valhalla)-以長槍的槍纓遮蔽屋頂,座椅皆是用白銀包裹,在正中央聳立著黃金寶座,諸神之父Odin就從這寶座環視天界和人間。

「世界之樹」

它高揚的枝梢,蔭蔽著諸神之父奧丁所居的城堡,城堡黃金的屋脊頂端佇立著金冠的公雞,牠每天早晨負責把諸神喚醒。當這隻公雞啼叫時,下界死國的紅雞也和牠互相應和,由此產生了喧囂尖銳的「時間」。 奧丁帶領神明們在這塊土地上群聚而居,一次大會議之後,奧丁頒布命令,在此神之家不許有流血之事。神明們並建立了一大冶鍊爐,製造出許多武器和工具,歡愉地建設家園,於是神祇的黃金時代開始了。

此外,還有另一神族-華納神族(Vanir)所居住的領域華納海姆(Vanaheim),天地之間萬物的生養繁殖、海洋和風,都歸華納神族控制。而且華納神族通曉許多連諸神之父奧丁都不知道的神祕咒法。祝福之神夫雷(Frey)和愛與美神芙雷雅(Freya)即屬於這神族。

在這一層中還有一種名叫妖精或精靈(Elves) 的生物,他們是巨人尤彌兒(Ymir)屍體蛆蟲轉變的一種生物,雖然不具神性,但仍然擁有很大的法力。光明妖精生得特別美麗,穿著優雅透明的衣裳,比太陽還要明亮輝耀。 他們最愛光亮,是善良親切的小妖精,他們住的地方叫「妖精之鄉」-阿爾海姆(Alfheim),是祝福之神夫雷(Frey)的領地。妖精們在夫雷明朗光輝照耀之下,快樂地遊玩嬉耍。他們照料花草,與鳥兒蝴蝶嬉戲,有時還可以在月夜綠草上看到他們的舞姿。

第二層則是人類居住的「中土」(Midgard),意思是中間的世界。它被大海所環繞,可以經由跨越虛空的三色(冰、火、空氣)虹橋(Bifrost),通往神祇居住的「諸神國度」。 不過諸神之敵的巨人族也住在這一層。

他們的領域稱作「巨人國度」-育茲海姆(Jotunheim)。巨人們身材高大,野蠻強悍,有著可怕外型。

在極北之地有一隻巨人幻化的大鷹,當他揮動雙翼時,就會刮起凜冽的北風直撲「中土」。女巨人都醜惡嚇人,但是其中也有美麗動人的美女,如夫雷的妻子凱特兒(Gerda)。

 

「中土」非常富饒,可是巨人居住地卻滿是亂石、絕壁,荒林等恐怖不祥之處。人類世界到「巨人國度」的路標是一個恐怖的「鐵森林」(Jarnvid);也有傳說海的那一邊就是「巨人國度」。

而在北邊的是人類的領域彌特加特(Nidavellir)。另外還有居住在「侏儒之鄉」-斯瓦特阿爾海姆(Svartalfheim)的黑色-的侏儒-Trolls、Gnomes、或Kobolds。這些也是尤彌兒屍體蛆蟲轉變的一種生物。

這些侏儒長得很醜。長長的鼻子鬆鬆的垂落在嘴唇上,皮膚呈現骯髒的土色。白天,他們躲藏在陰影中,晚上才到地面上來。這些侏儒把陽光視為最可怕的仇敵,因為他們只要一遇到陽光,就會變成石頭。

他們的語言就是寂靜無人處響起的回聲;他們住的地方,或在深深的地穴中,或在大石的裂隙間。

在宇宙間所有的生物中,黑暗侏儒是最優秀的工匠,許多寶物都是他們的傑作。同時,這些黑侏儒都擁有種種神祕的力量和深遂的知識。

最下面一層是「死靈之國」或「霧之國」-女神海爾(Hel)統治的尼普海姆(Niflheim)。這是一個冰冷多霧的地方,一個永夜的場所,只有亡者才能到達。 它的邊界是冥河(Gioll),河上有鑲金的水晶橋,守橋者是狀如骷髏的老巫婆(Modgud),凡要過橋者都要用血賄賂。過橋後便來到由冥犬(Garm)看守的冥界之門。

在這死國裡有個叫橋哥杜斯(Nastrond)的地區,每個作惡的死者都必須通過這裡,然後受冰泉浸沉和毒蛇咬囓。

最南邊的世界為「火之鄉」-姆斯培海姆(Muspelheim)。它並不位於這三層之中,並且跟尼普海姆一樣,存在的時間甚至於比太初巨人尤彌兒還要遠久。

而貫穿連結這一切的是一株巨大的梣樹。它萌生於「過去」,繁茂於「現在」,延伸到無限的「未來」。樹葉永遠青綠,它的枝幹支撐著整個宇宙的重量,根部貫穿全世界,名叫:「世界之樹(Yggdrasil)」。


這株梣樹是從被奧丁殺死的巨人尤彌兒屍體上生長出來的。它巨大的樹根分為三條主脈:

一條伸向人類的「中土」, 一條伸向「巨人國度」, 一條則延伸到「死靈之國」之下。

樹根之旁都有泉水湧現,滋養著樹根。

在伸向人類世界「中土」旁的泉水是神聖的命運井-Urdar brunnr,是由「夜」Nott的父親Norvi後代,三位命運神(Norns)所看守,祂們負責用泉水灌溉樹根,維持大樹枝葉茂盛。

這三位女神分別叫:

司掌─「過去」--Urd

司掌─「現在」--Verdandi

司掌─「未來」--Skuld


祂們將生命分派予人子,指定眾生的運數。 另外,伸向「巨人國度」的樹根旁,則是由智者Mimir看守的智慧井,這湧出的泉水中隱藏著無限的智慧和知識。 但是,通往「死人之國」的樹根旁,卻潛伏著一條叫「絕望」的黑龍(Nidhogg)。牠和其他無數的蛇類盤據樹幹,啃食著樹幹。 此外在大樹頂端則是一隻鷹,在牠兩眼之間蹲著一隻叫Vedfolnir的蒼鷹,炯炯有神地注視天上地下。 還有四匹大鹿奔馳於樹枝之間,無饜地嚼吃新發的嫩芽,四匹大鹿象徵四個方向的風,吹拂著樹枝。 一隻松鼠Ratatosk則跳上跳下地挑撥蒼鷹和黑龍。 這些都在傷害著「世界之樹」,當有一天牠們咬死神木,宇宙就會崩塌!在這樹下躺著尤彌兒,這巨人很不喜歡被沉重的大樹壓在身上,於是不斷搖動身子,想把它擺脫。於是宇宙顫抖,這就是可怕的地震。

  • 解說文章取自於-
  • https://www.zh.wikipedia.org/

https://is.gd/AZ114U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日報-2015年12月28日00:00 打卡編號:104 案發時間:2007年07月07日 凶宅位置:新竹縣湖口鄉 建築樣式:兩層樓民宅

是巧合?抑或是冥冥中注定?塔羅牌的訊息彷彿為這場悲劇預告了遺憾的結果...

八年多前,新竹縣湖口鄉發生一起全家三死命案,貧困家庭中的女主人因癌末病逝家中,丈夫與女兒隨後竟雙雙上吊陪赴黃泉,死亡8日才被發現,女兒身後留下三張塔羅牌,意指身心重創、意圖輕生,讓眾親友唏噓不已。 警方表示,三名死者分別為林姓男子(案發時61歲)、林妻(49歲)與女兒(19歲),據悉林家案發前五年才搬到新竹湖口工業區旁租屋居住,平常林男在工業區一家免洗餐具工廠任警衛,一家三口甚少和鄰居往來,幾乎與外界隔絕,街坊甚至記不得林妻樣貌。 2007年7月中旬,鄰居聞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明顯惡臭,似乎來自林家,察覺有異報警處理,警方趕抵進入現場,赫然發現林妻躺臥陳屍在一樓房內床上,棉被整齊蓋至頸部;林男與女兒則在廚房用繩索綁在屋樑上吊,死亡時間超過一星期,由於正值夏日,遺體早已腐敗散發出濃郁屍臭。 警方隨後在客廳茶几上找到五封遺書,內容提到林妻於7月6日晚上7時許因胃癌過世,林男不願獨活,徵得女兒同意後,父女寫下遺書,在林妻病逝9小時後也上吊自殺。 林男在遺書中向岳父母道歉:「她得了胃癌往生,沒有錢就醫,對不起,我們三人一起走了。」不過現場並無發現藥袋或藥品。另外林男也留遺書向房東、兄姊致歉,並請託家人提領帳戶裡僅剩的三萬元辦後事:「請幫最後一次忙,將我們的骨灰撒向大海。」林女則留下遺書給姑姑:「謝謝妳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這份恩德不敢或忘。」也拜託姑姑幫她處理遺物,更強調這樣做完全是心甘情願。對於這起慘劇,鄰居議論紛紛,均表示十分詭異,而林家對於街坊而言,也始終像是個謎團,「他們住在這四、五年,但很少露面,我們幾乎不認識林先生的家人。」據悉,林男生前月薪僅兩萬元,扣除房租每月6千元,僅剩1萬餘元養活全家,相當吃緊,林男稱妻子罹患胃癌末期,無力負擔龐大醫療費用,案發前半年起,都是買提神飲料給她飲用對抗病魔。 林妻雙親聞訊非常訝異,表示女兒搬家後就失聯了,四年多來都找不到人,也不曉得她患有胃癌,林男的兄弟姊妹則指出,他們均為父母收養,彼此無血緣關係,分家後極少聯繫,僅清明掃墓時會碰面。神秘地是,林家女兒身後留下夾在書中的三張塔羅牌,專家解釋,這些牌分別是THEDASH「驅」貓這張代表陰之靈,象徵她有輕生意念;THE SILENT「靜」代表身心曾受重創,悶在心裡有苦說不出,THESONG「歌」則代表很想說出來,但終究只是夢,最後仍無法如願,「這都暗示林女有苦說不出,早有輕生念頭。」

以上為蘋果日報-2015年12月28日的【凶宅打卡】塔羅牌死亡預言 是巧合?註定?


 

為什麼會特別將此篇報導記錄儲存呢?

報導中有許多不正確的資料,在文字內容與所提供的相關圖片所提到的塔羅牌,實際上都並不是塔羅牌而是『庫洛魔法使』動畫當中的『庫洛魔法牌』。對於『庫洛魔法牌』進行占卜的解讀涵義上也並不屬正確觀念,實在令人覺得此篇報導有藉由聳動標題讓大眾對塔羅牌產生更深一層的誤解與恐慌。 Kiwi 也能理解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分辨塔羅牌或是牌卡種類,但若無法確認牌卡種類,實在無需歸類為塔羅牌卡,這部分的說明處理非常不妥當,造成怪力亂神、錯誤引導民眾對塔羅牌的誤解,令大眾對塔羅牌產生邪門怪異的印象。

  • 報導文章取自於-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51228/762274/

https://is.gd/GEE0cx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聖夜─All Hallows' Eve起源於凱爾特人(賽爾特)的薩溫節─Samhain

每年10月的最後一天10月31日,古凱爾特人們認為這天,將是夏天的終結、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與冬天的誕臨,也屬於一年當中重要的標誌,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會在當天舉行豐收祭典酬謝太陽之神,但晚上古凱爾特人們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將在10月最的後一天31日的晚上,會與鬼魂一同重返人間,尋找替身,因此他們點燃火炬、焚燒動物做為獻禮,並使用動物的頭、皮毛做成的服飾妝扮自己,發出古怪的聲音,令「死亡之神─Samhain」與其它鬼魂將自己當成他們的一分子,使對方無法辨認自己,因而必過災難,這就是萬聖節化妝舞會的由來。

11月1日早上,古凱爾特人們當中的德魯伊,會將前晚「薩溫節─Samhain」火堆當中仍在燃燒的炭燼分給每戶人家,用來點燃新的廚房火焰,使用這些火焰來讓每戶人家保持家中的溫暖並得以驅趕邪靈。 然而現今大家所過的「萬聖夜─All Hallows' Eve」,其實是由天主教從其它文化與宗教節日,當中吸收後再度整合重新詮釋,才轉換成現今大家普遍所度過的「萬聖節」 。

 


感情狀態|情人&伴侶|塔羅牌愛情 - 占卜測驗

前往相關文章

 

為什麼萬聖夜大家喜歡點燃「傑克南瓜燈─ Jack-O'-Lantern」呢?

是因為來自愛爾蘭的一個傳說,一位名叫「Stingy Jack」的男子,有一天邀請了惡魔飲酒,喝完後卻沒有足夠的金錢進行買單,於是他說服了惡魔變成六個「便士」來付酒單費用,但他卻沒有拿這些「便士」來進行買單,反而用一條銀紙將惡魔鎮住,使其無法出來,於是惡魔苦苦哀求Jack放他了他,並保證未來一整年都不再嚇他、騷擾他,於是Jack才將其惡魔釋放。

第二年,Jack又再次戲弄了惡魔,他讓惡魔爬上樹摘取水果,當惡魔在樹上時,他在底下的樹皮上刻了十字架,因此惡魔就沒辦法下來,一直到惡魔答應Jack十年內不會再打擾Jack。 第二年的萬聖夜惡魔又再次與Jack達成協議,答應接下來的十年都不再來騷擾他。

但過沒多久Jack就過世了,此時的天堂拒絕收容Jack,但地獄同時也因惡魔不願取走Jack的靈魂、也不願讓他進入地獄,惡靈丟了一塊已經燒得通紅的煤炭讓Jack在黑暗可以看清楚到前方的路,便把Jack送到了黑暗的夜晚當中,Jack將此塊煤炭放入打了許多洞的「蕪菁」當中,好讓燃燒時間更加久一些,從此開始了無盡的遊盪。

後來在1840年代隨著新移民至美洲大陸,人們發現當地南瓜比「蕪菁」更加好找尋,於是製作成了現今大家所看到的「傑克南瓜燈─ Jack-O'-Lantern」。 當然類似相關傳說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種的版本,其實內容想傳達的意思都不盡相同。

像是其中一個版本是「Stingy Jack」將魔鬼騙上了樹頭,卻在其樹幹上刻上了十字架,使魔鬼無法離開該樹,他與魔鬼達成協議保證從此不再來進行騷擾,魔鬼才得以脫身。 但每個人終究無法逃離死亡的命運,當Jack死亡後,由於曾與魔鬼達成協議,天堂拒絕收留Jack,魔鬼也拒絕將他引領至地獄,所以Jack只能在人間流離失所,相同的是魔鬼也丟了一塊已經燒得通紅的煤炭讓他在人間夜晚的路上,Jack將此塊煤炭隨意放入「蕪菁」當中,讓自己能夠看清楚來去的路途。

相關的故事版本,「萬聖夜─All Hallows' Eve」的內容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故事以及內容可以說,但今天的故事大致跟大家分享到這邊。 希望大家對「萬聖夜─All Hallows' Eve」有一個認識, Kiwi 其實很喜歡故事,雖然我講故事的能力不太好、說的也並不生動,但不可否認 Kiwi 非常喜歡聽故事,這篇文章大家也許認為沒什麼,但實際上其實整理了很久,修改很多次才完整的送出來給大家閱讀。希望大家會喜歡,若有想分享的故事,也歡迎大家說給 Kiwi 聽,最後感謝大家閱讀至此。

 

  • 文章部分資訊取自於-
  • https://www.google.com/

https://is.gd/9BKgjN

文章標籤

Kiwi塔羅|台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